指佛祖之大道,唯有修行而开悟者,方能知之,非他人所可窥测。法华经卷六法师功德品(大九·一八四上):“菩萨于净身,皆见世所有,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 p442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又作四熏习。为大乘起信论之法门。薰习,谓吾人之身、语、意三业之势力薰附残留于吾人心识上之作用。四薰习,即无明...(术语)大日如来示现大悲胎藏曼荼罗庄严大会之三昧也。大日经入秘密曼荼罗位品曰:尔时,大日世尊入于等至三昧。义...【器世间相】 p1385 成唯识论二卷十九页云:所言处者;谓异熟识,由共相种成熟力故;变似色等器世间相。卽外大种及...【路伽惫】 大论云:是名知世间。知二种世间:一众生,二非众生;及如实相,知世间果、世间因,出世间灭、出世...(地名)又作希连禅。河名。...(杂名)佛寺也。鸡林志:龟山有佛龛,林木益邃。传云:罗汉三藏,行化至此。俗亦谓供佛之小室曰佛龛。...(人名)Vāyave,风神名(与格),以初之缚字为真言之体。嚩者缚之义。以入于阿字门,而本来无缚,以无缚故,即为...(譬喻)佛法能获涅槃之果实。以树譬之。涅槃经十九曰:法幢欲倒,法树欲折。...亦名:乞衣戒开缘 子题:余时、夺衣、失衣、十种失衣、烧衣、漂衣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若比丘,从非亲里居士,...【无学智】 p1058 大毗婆沙论九十八卷六页云:云何无学智?答:无学八智。谓四法智,及四类智。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三种诸烦恼趣】 p0201 瑜伽十四卷二页云:又有三种诸烦恼趣,令诸有情,流转生死。谓于胜欲,发意悕求;名初烦恼...(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凡夫众生通常同时具有两种个性,一是虚骄、自负,一是自卑、自贱,看似两种不同的毛病,实则是一体的两面。 虚骄自...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游化至跋只国,净住鞞舍离的庵罗园中。 当时,庵罗女听说世尊于庵罗园净住说法,便装饰穿戴得十分...石榴禅师有一次看到侍者拿着钵盂往斋堂方向走,就把他叫住问道:你到什么地方去呀? 侍者回答道:到斋堂去。 石榴禅...
现在社会上一窝蜂地禅禅禅,我倒有个隐忧,担心大家被缠住了。 我是在推广禅修,可是,假如大家对禅没有正确的认识...
诸位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你除了会布施,还得要会回向,就是要注意回向法界这四个字。前面有讲过地藏经有两个经眼:一...
念佛放光明 道昂法师,唐朝魏郡人。法师风神清沏,对佛法的慧解有如天生。在灵裕法师座下出家,钻研大乘佛学。 曾在...
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不要想得很遥远了,不要生很多妄想,这不是很难的事。你能够行五戒、持十善业,五戒都没有犯,在...
1、善良 对于女人来说善良就是她的底线,自私自利心狠手辣,即使她再成功再漂亮,失去了善良。那她所有的一切都将黯...
唯独自明了
【佛光大辞典】
上篇:唯渐无顿 | 下篇:唯识 |
(一)指一年中正月、五月、九月等三长斋月。于此三月间持长斋、行善事,故称善月。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上祝厘章善月条载...
四薰习
等至三昧
器世间相
路伽惫
熙连禅
佛龛
缚野吠
法树
从非亲俗人乞衣戒开缘
无学智
三种诸烦恼趣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圣严法师《惭愧心》

正智正念随缘住
本份事

禅修不能被「缠」住

除了会布施,还得要会回向

念佛放光明的道昂法师

念了好几十年的佛,临终动了一念怀疑就去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