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就破僧犯缘,理非可犯。必须具列,庶新学者知其教相。具五缘成:一、先明立邪三宝,二、行化...日本佛教用语。又称法华十讲。即讲无量义经一卷、法华经八卷、普贤经一卷,合计共为十卷;在五日间朝夕共讲十座,称...亦名:持律人得五功德、持戒五德 子题:制戒十利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四分,持律人得五功德:一、者戒品牢固;二...与“随惑”相对称。为感得迷果之根本烦恼,即诸惑之体。又作根本惑、根本烦恼。有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种,...【命者卽身】 p0813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十五页云:问:外道何故执命者卽身耶?尊者世友,作如是说:彼见世间身生...坐法之一。凡三种:(一)出自不空罥索经卷九、慧琳音义卷八、希麟音义卷二等,即先以左足压右股,后以右足压左股,两...(譬喻)譬毒刺也。长阿含经十曰:三界无极尊,能断恩爱刺。普贤观经曰:色坏汝真,为恩爱奴色,使汝经历三界。...【善知世间】 p1142 瑜伽四十四卷十七页云:云何菩萨善知世间?谓诸菩萨、普于一切有情世间,如实了知如是世间、极...(一)为“能作”之对称。指身、口、意三业之发动造作。身、口、意三业为能作之主体,为彼等所造作者即称所作。无量寿...(菩萨)金刚萨埵之异名。理趣释开题曰:大乐金刚者金刚萨埵异名。妙乐之中,此尊三摩地特为殊胜,故曰大乐。不空者...(经名)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佛陀多罗译。佛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现诸净土,文殊普贤等十二大士次...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
佛进一步开示,地藏菩萨因地久远劫来的威神誓愿不可思议,就能够利益众生。如果未来世,包括我们现在,有善男子善女...
唯识学的观法,它有三个次第,我们简单讲一下: 第一个、唯识所现, 就是我们过去所造的善恶业力,它会如实的什么叫...
这次跟大家共同学习唯识跟净土这两个思想的交互应用的关系。佛法的重点:行门宜专、解门宜广。...问: 如果觉得自已业障很重,应如何改变? 宽见法师答: 要学会认识业障,不要一味的讨厌回避,先应承认已经发生了...
若知诸义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便能现证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体知离心无别物,由此即会心非有。智者了达二皆...
这个习字,早先它是什么意思?就是小鸟依靠树林的意思。这个小鸟常常要练习飞,它不能离开树林,等它练习得疲倦了,...1、不嫉妒别人。 2、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心生欢喜。 3、看见别人失去利益,起怜悯心。 4、看见别人有好的名誉,心里...
一、物质财富是无常的 论财富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原来熙熙攘...
路伽惫
【翻译名义集】
【路伽惫】大论云:是名知世间。知二种世间:一众生,二非众生;及如实相,知世间果、世间因,出世间灭、出世间道。地持经云:知世间众生界一切种烦恼及清净,名世间解。
上篇:修伽陀 | 下篇:阿耨多罗 |
(术语)自莹谓之光,照物谓之明。有二用:一者破闇,二者现法。佛之光明者,智慧之相也。探玄记三曰:光明亦二义:...
破僧违谏戒犯缘
十讲
持律五功德
本惑
命者卽身
吉祥坐
恩爱奴
善知世间
所作
大乐不空
圆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威神誓愿不可思议

【推荐】障碍还是考验?就看你怎么去想像

净界法师:唯识与净土
觉得自已业障重,应如何改变

要破执著,必须先破你的分别

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
人缘好威望大的十种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