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对于世间之称。一切生死之法为世间,涅槃之法为出世间。即苦集二谛,世间也,灭道二谛,出世间也。法华经譬喻品曰:“开示演说出世间道。”起信论曰:“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胜鬘经曰:“世间出世间善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已到究竟补特伽罗】 p0230 瑜伽二十一卷十九页云:云何名为已到究竟补特伽罗?谓卽如是补特伽罗,为尽诸漏,听闻...梵语 abhisambuddha 之音译。巴利语同。又作阿惟三佛、阿毗三佛。意译为现等觉。指成就正觉之人。[放光般若经卷二...(衣服)具名迦沙曳Kaṣā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避青...正当的行为。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生、偷盗、邪淫等不良行为,叫做正业。八正道之一。...【同所了名】 p0612 瑜伽八十一卷二页云:同所了名者:谓共所解想。...(人名)字世高。安息王之太子。父薨让国于叔。出家。博通经论。游化四方。遂来中国。汉桓帝时。至洛阳。才机英悟。...1、佛陀从四谛的道谛中,开示出三十七种修习基本圣道的法门,叫做三十七道品,又叫做三十七菩提分法。 2、即七...指念佛三昧之作用。念佛能庄严行者,譬如香气之染人,故称香光庄严。首楞严经卷五(大一九·一二八上):“子若忆母...(譬喻)禅定譬湛然之水,妄念乱想比波。性灵集九曰:静禅波而涉,开觉华以芳。...位于洛阳夹马营。营在纹城东郊,为宋太祖诞生处,真宗时敕立为寺,供奉太祖像,赐额应天禅寺。后改称发祥寺,俗称东...(物名)铃之把柄。为五钴之形者。密教之修法,为惊觉诸尊而振之。...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问: 请师父开示,是否得了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更易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是这样来看待的,阿...
梁武帝(502-549年),名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南朝梁皇帝。梁武帝博学能文,长于...问: 末学如何来找到解行并重,世界法物质的累加与出世界法中物质递减的平衡点? 大安法师答: 你这个术语还很专业...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跟学生出游,路旁有两个人在吵架,一个骂道:你没有天理!一个反驳道:你没有良...
在福建省的莆田有一户林家,祖先有一位老婆婆喜欢行善,常常做粉团子来布施。谁来要,她就给谁,每天都这样做,一生...
(印光大师著;圆涛法师白话译) [封一题词] 宣讲因果报应的道理,这是儒家、佛教等的圣贤之人,治理天下,使之太...
我们讲慈悲,有三种慈:众生缘慈、法缘慈和无缘慈。 众生缘慈,即慈心不杀,保护生物多样的完整性,不去杀害其它的...很多人对杀生的内涵不能正确理解,或是认为,牛马猪羊这些动物生来就是给人吃的,所以吃这些根本是天经地义,没有任...
出世间
【佛学大辞典】
上篇:出世 | 下篇:出世心 |
声闻藏法菩萨藏法等,从如来法身所流。何因缘故以香鬘等供养恭敬菩萨藏法,便生广大无边福聚,非声闻藏法。以菩萨藏...
已到究竟补特伽罗
阿毗三佛陀
袈裟
正业
同所了名
安清
菩提分
香光庄严
禅波
应天寺
五钴铃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是否更易得到加持

梁武帝对佛教的贡献
如何找到出世与入世的平衡点

【推荐】一言折尽平生福

行善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

【推荐】《印光法师嘉言录》白话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