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茶阇他】 秦言不热。大品茶字门,诸法茶字净故。论曰:即知诸法无热相。华严唱茶(徒解切)字门,名曰普轮。...(一)又作教相三意。乃法华经与法华以前诸经在教相上之三种差别。即:(一)根性融不融相,即五时八教之判教。法华以前...(杂名)着衲袈裟之僧众也,法会职众中有衲众之目。...止犯与作犯二种犯戒。或称止作二犯,为“二持”之对称。(一)乃厌诸胜业而不修学,依止而犯戒体,以不修善法为宗。(...子题:五条衣、中着衣、七条衣、上衣、大衣、众集时衣、杂碎衣、入王宫聚落衣、中价衣、入众衣、下衣、院内道行杂作...(杂语)神圣之精灵也,总尊敬死者之神识而言。说法明眼论曰:供养佛像,回向圣灵。...退转之因缘。即妨碍佛道之修行,或使行位退转之障碍恶缘等。俱舍论光记卷三、大毗婆沙论卷六十举出阿罗汉之五种退缘...(杂语)法华经序品曰:眉间白毫大光普照。...【一意识】 p0003 摄论二卷四页云:又于此中,有一类师,说一意识,彼彼依转,得彼彼名。如意思业,名身语业。...【无学慧】 p1058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诸无学慧,谓阿罗汉菩提所摄,若诸独觉菩提所摄,若诸如来最胜无上菩提所摄...即宋代兜率从悦禅师(1044~1091)用以接化学人之三语句。无门关第四十七则(大四八·二九八下):“兜率悦和尚设三...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于平常处见禅境。 3、为人要真,真人成佛。 4、常行天下才能学到东西。 5、天行健,君子以...自卑的人除了会带给自己烦恼,往往也会有自大的心态。因为自卑的人,会自认地位、才能、声望处处都比不上别人,因此...问: 师父慈悲,在蕅益大师念佛开示那个里面,他好像最后讲到说,这个鼓励念佛的学人,就是一天念三万、五万、八万...问∶ 知识份子走近善知识、走进佛法有什么帮助吗? 慧律法师答∶ 帮助可大了。知识的东西它是生灭的东西,是能所对...以前,大陆乡下地方每逢过年或农闲时期,农民们都会藉由各项休闲技艺活动来增添热闹气氛。有一天,一群人聚集在县衙...
什么样的情况会导致曾经发过菩提心又忘了、失去这个菩提心呢?释迦牟尼佛法华会上的这些弟子,都是在尘点劫前大通智...
有些人觉得自己命运不好,没有钱,贫贱难熬,身体有病,婚姻不顺,儿女不孝,人生的各种痛苦都汇集到他那里去了,感...我们为什么要信佛?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了了脱生死,这才是修佛的唯一目的;舍此而别修,就不是佛法的正宗。在人间...
一障一切障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障一切障者。谓造恶众生。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切善根皆悉消灭。一切业障同时增长。所以一障则一切障也。
上篇:一行一切行 | 下篇:一念 |
(术语)谓二心。移于他之心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若人恭敬,无有异心,离诸凡愚,独处山泽,如是之人,乃可为说。...
茶阇他
三种教相
衲众
二犯
三衣名义
圣灵
退缘
大光普照
一意识
无学慧
兜率三关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妙湛老和尚法语开示集
如何帮助自卑的人
是否每天应多念佛号来调伏烦恼
佛法对知识分子有什么帮助
父子戏法

四种恶法能够令菩萨忘失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