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梵语 ?astraka,巴利语 satthaka。又作刀子。系比丘随身所常持之道具,为比丘十八物之一。乃用于裁衣、剃发、剪爪之...(图像)同秘要品曰:矜羯罗,形如十五岁童,着莲华冠,身白肉色,二手合掌,其二大指与头指间横插一股杵,天衣袈裟...【二种八支圣道】 p0033 瑜伽二十九卷十三页云:如是一切八支圣道,总立二种。谓无所作,及住所作。无所作者:...指修禅定,远离妄念、妄想,而于诸境无碍自在,亦即自念、想之执着中解脱,称为无念无想。“念”之定义,于俱舍论卷...(菩萨)五大明王中之大威德明王也。...(天名)色界第二禅天也。在胎藏界曼荼罗,位于外金刚部院之北方。肉色。右手持瓶。左手竖头中二指,屈余指,仰而当...【八种正愿所摄可爱生因】 p0086 瑜伽十五卷二页云:又有八种正愿所摄可爱生因,能令于诸欲中,乐增上生,不求永离...子题:十三步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中人掷石者,不健不羸人,尽力掷至落处;不取转处。诸师评之,一十三步。”资...(名数)四魔又加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之四为八魔。是前四为凡夫之魔,后四为二乘之魔也。涅槃经二十二曰:八魔者,所谓...(术语)因明之法欲破他之立义,而立三支之量,其量犯三十三过之随一者谓之似能破。...拘尸那拉城,是释尊入灭的地方。...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问: 常听说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不知有何根据?此话该不该说? 大安法师答: 此话不该说。我们身处这个时代,一定...
《禅林宝训》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衲子守心城,奉戒律。日夜思之,朝夕行之。思无越行,行无越思,从起始而成其终,如...有些人看到别人得到荣誉、好处或利益,表面上也许会说些赞美的话,但是内心却不服气;也有些人会对他人的成就抱持「...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要是整个修学的次第,...问: 为什么要戒杀放生? 方海权答: 欲知世上刀兵劫,试听厨门半夜声。戒杀放生,小即能使我们自身健康长寿,大即...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亦即爱情、亲情和友情。佛教徒仍是凡夫,不可能没有父母,也不...有一则寓言故事:有位年轻人,与父亲相依为命,靠著一块小小的农田来维持生计;虽然家境贫困,但是父慈子孝,日子过...
问: 请问法师:晚上睡着时有时候好像也在念佛,能把自己念醒,感觉跟白天念得一样,这是为什么? 大安法师答: 这...
一断一切断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断一切断者。谓上根之人。断惑无渐次也。中下根人。不知妄惑即是真智。所以断惑有其渐次。上根之人。了惑即智。达妄即真。惑外无智妄外无真。所以一断则一切断也。
上篇:一修一切修 | 下篇:一证一切证 |
(书名)四卷,隋灌顶纂。笔记智顗禅师住天台山日之言说者,始自立制法终至智者遗书述放生池凡纂录一百四条。知大师...
戒刀
形像
二种八支圣道
无念无想
圣阎曼德迦威怒王
大光音天
八种正愿所摄可爱生因
中人掷石
八魔
似能破
拘尸那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此话该不该说

出家人,其实一点也不闲
如何消除嫉妒心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为什么要戒杀放生

佛教徒如何过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乌龟报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