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罗阇】 大论:秦言垢。大品云:罗字门,一切法离垢故。华严经云:唱多字门,入无边差别门。疏云:彼经第二当...为密宗所立之三种重罪。即:(一)退三昧耶,谓受法之后,退失本誓而不修行。(二)破三昧耶,谓已受密法之行者,对密藏...(术语)矜者怜也。怜愍众生之意。...指今生及来世,如称二世安乐、二世悉地。又称神与人之两种世界。[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 p191...亦名:衣制量不制体、钵制体不制量 子题:佛衣定量、诸佛法畜天钵人衣为二道褔田、比丘不得畜石钵、石钵比丘不得畜...即退步屈服之心。菩萨修行有三种退屈心之难关,即菩提广大屈、万行难修屈、转依难证屈。对治此三退屈者,称为三练磨...【一切智】 p0002 瑜伽三十八卷一页云: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界、有二种。...【无退慧】 p1051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无退慧者:谓卽圆满慧,成无退法,究竟出离。...梵語 ekājsam uttarāsavgaj krtvā ,巴利語 ekajsaj uttarāsavgaj karoti。又作偏露右肩、偏袒一肩、偏露一膊。...【有对】 为‘无对’的对称。对是碍的意思,有对即法有碍。碍有二种,即障碍与拘碍。五根、五境及心、心所等诸法,...何等虚空?谓无色性容受一切所作业故。...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
唯识学解读人生,把人生分成两块:一个是果报的受用,一个是业力的造作。也就是说,我们一生当中只做了两件事情:第...
众生的怀疑非常深,这种怀疑来自于我们思惟方式先天的局限性。本来我们的心性可以是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的,本来...说起老,常会有人想起老态龙钟、风烛残年等词,仿佛老就是衰败,就是调零、就是不幸。其实,此念差矣!同是描写老,...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关系是很密切的。净土宗它强调好乐净土、皈依弥陀,这两块也...印造经典:以印造佛所讲一切利益人天教典,以及圣贤大德的一切善书。佛教是佛对九法界众生的教育,其教典使我们见贤...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见身实相者,不起见身及见灭身。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于其中...天地宇宙之间,所有生命群居之处,必定要求得一个和字。譬如:国家需要和平、社会需要祥和、人们需要和睦。 有一则...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心思想。十法界十如是,我们把它念一遍。 如是相、性、体、力...
一师
【三藏法数】
[出四分戒品] 师者。授道之师也。凡诸经丘同一师学。当须和合。观喜无诤。犹如水乳。于佛法中庶得增益。是名一师。(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上篇:一来 | 下篇:一子 |
(公案)国师三唤侍者,侍者三应诺。国师云:将谓吾辜负汝,元来却是汝辜负吾。见传灯录五,五灯会元二,无门关十七...
罗阇
三种重罪
矜哀
二世
三衣制量不制体
退屈
一切智
无退慧
偏袒右肩
有对
虚空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人生是果报跟造业交互的作用

极乐境界不是神话
年迈不可怕,只怕心态老

如何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印经可得五种福报

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
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份和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