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Pratyutpannasamādhi,般舟,译曰佛立。以行此三昧则诸佛现前故也。大集贤护经谓为思惟诸佛现前三昧。又译...【六种随念】 p0300 瑜伽十四卷二十页云:又有二种具足随念六行差别,能令心没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欢喜。谓归...【如来或时随顺世间而转】 p0583 瑜伽八十八卷五页云:又复如来、或时随顺世间而转。谓阿死罗摩登祇等、依少事...示说正道之意。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载如来诸名号中,其一即为说道者(梵 mārgade?ika)。 p5927...(界名)维摩经香积佛品所说香积如来之净土也。...亦名:四过对四位明通塞 子题:内宿对处时人食、内煮对处时人食、自煮对处时人食、恶触对处时人食、腻势相连、任运...Huangbozang 日本山城州宇治郡黄檗山宝藏禅院沙门铁眼(道光)在1669~1678年募刻,又名《铁眼藏》。以《嘉兴藏...(术语)乐者,愿也,好也。乐欲者,愿求欲望也。最胜王经一曰:一切烦恼,以乐欲为本。从乐欲生,诸佛世尊断乐欲故...(书名)论名。译曰辨真。德光论师作。有二万五千颂。见慈恩传二。...(术语)又谓之两舌。即前后相违之语也。大集经十曰:须弥可说口吹动,不可说佛有二语。...小乘立三无为,即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用真智选择佛法,修成涅槃之果,证无为之境界,名择灭无为;凡事...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导语: 橘子好吃且营养丰富这你肯定知道,但是橘子皮的妙用你知道吗?橘子皮可是宝贝啊,你千万不要扔哦!下面就给...问: 法师,惜福和修行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慧广法师答: 以前圣严法师讲过这样一个公案:在日本的大本愿寺,有一...一位修行僧来到施主家,见对方正用杨枝漱口,并把牛黄涂在前额,头顶戴着贝壳,手拿毗勒果高高举起,然后贴在额上,...
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言简意赅,言无虚发,对如何参禅、做功夫,作了简明而中肯的开示,堪称学道者参禅指南。现...问: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里,我们可否用佛教的义理和智慧,建立新的亲子关系和观念? 圣严法师答: 当孩子小的时候,...
《业疏》云: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简单讲:戒体就是在阿赖耶识成就一个善种子,这就是戒体。 有一个观念...有句话说:「泥人还有个土性。」意思是指,连泥塑的娃娃都有自己的脾气,人怎么可能没有呢?所以,人会发脾气、会闹...问: 说到财布施,我们到路边给乞丐布施,朋友说到那些乞丐是骗子,指出明知是骗子而财布施行为不合适。我们的财布...
一因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因者。谓圣凡平等之理体也。盖此理体。诸佛众生皆性本具。初无增减。然诸佛悟之而成妙果。众生迷之而流转诸趣。若全此一因而修圆顿之行。则能超出三乘所修之因。而证一乘之果也。(三乘者。声闻。缘觉乘。菩萨乘也。)
上篇:一性 | 下篇:一如 |
(地名)外道以竹杖量佛之身量处。西域记九曰:佛陀伐那山空谷中,东行三十余里,至泄瑟知林,唐言杖林。竹竹修劲,...
般舟三昧
六种随念
如来或时随顺世间而转
说道
众香国土
四药四过对四位明通塞
黄檗藏
乐欲
怛埵三弟铄
二语
三无为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橘子皮的17种神奇用途
惜福和修行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谁主宰吉凶

无异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
该如何建立新的亲子关系和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