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立三无为,即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用真智选择佛法,修成涅槃之果,证无为之境界,名择灭无为;凡事无能生之因缘,或有因而缺缘,则毕竟不生,合于无为宗旨,名非择灭无为;虚空遍一切处,既是虚空,自然无生灭变化,名虚空无为。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指百种法。唯识家将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总括为百种,即:(一)八种心法,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术语)天台宗于形式上分释尊一代之教说为四种。即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是也。...为同教与别教之并称。又作同教别教、二种一乘。指华严宗所判之同教一乘与别教一乘。同教一乘,即随应二乘、三乘等根...为“道分”之对称。系“二分”之一。福者,功德之义;得福德之部分,即称为福分。如招感世俗幸福之五戒、十善等行法...(术语)法相宗之异名。无著为兄,造摄大乘论等,天亲为弟,造唯识论等,共成立法相宗。...指因烦恼而起之恶见解。四分律卷三十二(大二二·七八六下):“依于异见,乐于樔窟众生。以是乐于樔窟故,于缘起法...(菩萨)Vajrasattva,又云金刚手,秘密主。又云普贤。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来为第一,此萨埵为第二。梵...梵名 Amitartha-sūtra。全一卷。南朝萧齐昙摩伽陀耶舍(梵 Dharmagataya?as)译于建元三年(481)。收于大正藏第九...【意愤天】 p1207 瑜伽五卷七页云:或复有天,名曰意愤。彼诸天众、有时展转捔眼相视。由相视故;意愤转增。意愤增...凡四十二卷(包括卷首)。明代朱时恩编。崇祯七年(1634)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六册。本书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寂,寂静之意;照,照鉴之意。智之本体为空寂,有观照之作用,即坐禅之当体、止观。大乘无生方便门(大八五·一...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香港华懋集团原主席龚如心于2007年4月3日突然辞世,留下千亿港元遗产。有关她遗产之争的报道,占据了亚洲乃至欧美许...忏云法师开示:拜佛 法华经二十八卷,第二十五卷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念六十二亿恒河沙数的菩萨,和拜一尊阿弥陀佛...佛对待我们一切众生,就像对待子女一样,用他的法乳,用他的慈悲,让我们离开三恶道,离开三界的轮回,启发我们本有...佛说:做人必须知恩报恩。凡是对我们有恩惠的,都要念念不忘,尽力设法报答他。忘恩负义,是佛所严斥的。 谁对我们...
十法界是怎么分立的?大家的心都是清净本然,都是具足万法,为什么开显出十法界呢?因为迷悟的不同。 迷得最深的就...
我们要知道,在观想过程当中,当你起观,不管是观极乐世界的光明相、或者是清净相、或者是庄严相。你心中一旦出现一...
什么叫精进呢,《广论》当中提出了两个定义。就是当我们在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这个三大的修学过程当中,你要保持两个状...
伎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伎非实。 伎:古泛指歌舞表演。乐:音乐。妓乐指人们欣赏音乐演奏,或观看各种歌...
三无为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三不净肉 | 下篇:三无性 |
(职位)禅林之目。司米榖之役。...
百法
化仪四教
同别二教
福分
无著天亲宗
异见
金刚萨埵
无量义经
意愤天
佛祖纲目
寂照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如何合理分配来之不易的财富
忏云法师开示集
佛是不是真的涅槃了呢
上报四重恩

不要责怪妄想,要用佛法来引导它

在观想的过程中,生命产生了两道力量

用短暂的痛苦,来解决长远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