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杂语)俗讥未经预备而临事为之者。孟郊诗曰: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庭。...亦名:与恶见人同事戒缘起、恶见同事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梨吒恶见生,僧谏不舍,佛令白四举...【意不与五别境心所相应】 p1210 成唯识论四卷十九页云:此意何故无余心所?谓欲、希望未遂合事。此识任运缘遂合境...【五种真如】 p0263 佛地经论七卷二页云:或说五种。谓心真如,广说乃至无为真如。亦是五法真实性故。...(一)思惟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称为解;系与“信”、“证”相对之词,例如“十解”相对于“十行”、“十住”。此...八种违悖正理之见解。即:我见、众生见、寿命见、士夫见、常见、断见、有见与无见。依大明三藏法数卷三十三之释:(...【内受】 p0365 杂集论十卷二页云:内受者:谓因内身所生受。缘眼等处为境界故;依自身生故;名内。 二解 集异门论...(界名)佛经假设之词。谓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其楼阁苑囿皆香,其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云云。...(堂塔)佛塔也。如言佛寺曰仁祠,佛曰仁仙也。是因释迦译作仁故。...Huayanjing 佛教经典。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另称《杂华经》。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术语)乐受之所依为乐根。六识之中有眼耳鼻舌身之五识。...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鼎折足...问: 在家打坐时用数息法,在生活中用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净慧法师答: 这个问题是由于没有弄清楚数息和念佛...问: 我非常相信极乐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可我是个非常内向,容易走极端的人,我已经皈依十多年了,过去有...问: 佛弟子应该具备何种参访心态,才能真正受用? 慧律法师答: 参访最主要的,是要启发内在自我的觉性,这样参访...
一、读经自利利人 说到读经,就是在齐声诵经。所谓「经」,即是佛所说的法要;在佛教的三藏典籍中,「律」是佛所制...我在对日抗战时期,曾一度返回苏州,当时印祖在灵岩山。寺里的僧人散尽,只有一做饭的人随侍印祖。除夕夜,印祖给了...
又有人问:开了悟究竟是什么境界呢?这个问题我们在云居山虚老在世时,也亲自问过老和尚: [老和尚啊!您老人家当时...
生活的环境 中国人说怎样做事会顺利,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 命 你知道什么是命吗?为什么你有一...
一性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性者。即正因佛性也。谓一切众生皆具此性。但背觉合尘。常为烦恼之所覆障。若顺性而修。则能超脱生死。悟入涅槃。与佛所证。无二无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也。)
上篇:一合相 | 下篇:一因 |
【句身】 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这是表达完整意义的句子,用以诠释诸法的差别意义。《百...
抱佛脚
随举比丘戒缘起
意不与五别境心所相应
五种真如
解
八不正见
内受
众香国
仁塔
华严经(Bud dhavatamsaka-mahavai pul yasutra)
乐根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
数息和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念佛总是进进退退怎么办
应具备何种参访心态才能受用

凡是未出三界,都要读经修行
印祖巧度盗贼

不要妄想住茅蓬,茅蓬不好住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