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Duḥkha,译曰苦,四谛之一。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界之所逼恼是也。见法界次第。...亦名:与恶见人同事戒犯缘、恶见同事戒犯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缘:一、是恶见被举人,二、知是,三、随顺同...【意及意界四句分别】 p1210 集论一卷十四页云:若有意、亦意界耶?设有意界、亦意耶?或有意,非意界。谓阿罗汉最...【五种加行】 p0262 瑜伽四十六卷九页云:谓诸菩萨、有五加行,当知普摄一切菩萨无倒加行。何等为五?一、随护加行...即装饰华美之写经(手抄经本)。据信力入印法门经卷五之记载,梵经中,有在夹板内描绘佛像者。现存之贝叶经中亦可见...八不即中道,即遮止生灭、常断、一异、来出等四双八计所发起无所得中道之理。又作八不中观、八不正观、八不缘起、无...【内色】 p0365 显扬五卷七页云:内色、谓根及根所居处色。 二解 集异门论十一卷二页云:云何内色?答:若色、在此...(术语)诸苦难也。智度论十一曰:人身无常,众苦之薮。...(术语)佛寺也。佛祖统纪三十五曰:诏报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图之仁祠。释门正统三曰:精舍所踞,号曰仁祠。...Hongwunanzang 明代刻造的3个官版中最初版本。又名《初刻南藏》。明洪武五年(1372)敕令于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名)长者名。舍卫国之长者须达,一译乐施。好施与之义。与所云给孤独同。...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智度论十九曰:正命者,一切资生活命之具,悉正不邪。实际上每个人都...
忙碌并没有错,因为忙碌而迷失了自己,那就有点不对头了。 在日本的历史上生成过两位伟大的剑手,一位是宫本武藏,...
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整个中国陷入了战争之中。许多政要文人想逃离战区,最快的方式就是坐飞机。当时飞机数量...佛舍利的缘起(上) 好,阿弥陀佛,各位我们现在,在这个佛牙塔的老塔基这里,那边刚才去朝拜,那个塔是新的塔,非...
问: 我有个同学,他是学生。在考试之前忽然生起了出家念头,然后就准备好了一切,但是在前一天晚上他忽然又后悔了...我今天来到这里(三学书坊),很高兴,为什么?这里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图书,大家在进行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些工作...
(第一讲) 好,各位有缘,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哲学家说: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 快乐是来自内在的解脱,你的内心不快乐...
一合相
【三藏法数】
[出金刚经] 一合相者。盖言众尘和合而为一世界也。世界本空。微尘不有。但众生不了。妄执为实。若是实有。即应世界不可分为微尘。若是实无。不应微尘合为世界。是知执有执无。皆不当理。经云。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是也。
上篇:一相 | 下篇:一性 |
【立因】 为五因之一。指任持地、水、火、风等四大种所造之诸色法,任持四大种所造之色法,譬如大地之任持万物。参...
豆佉
随举比丘戒犯缘
意及意界四句分别
五种加行
装饰经
八不中道
内色
众苦
仁祠
洪武南藏
乐施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获得财富的原因是什么

【推荐】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宏海法师:灵光寺舍利塔开示

怎样处理好学佛和学习生活的关系
惟贤长老《儒释道三教文化各有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