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即于诸佛菩萨及祖师像前烧香、上香。又作捻香。开堂之日,拈香祝天子,称祝圣拈香;初任住持或初次开堂说法时,为自...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三十五愿。即誓愿所有听闻弥陀名号而欢喜信受之女人,于命终之后必不再有女像而得往生净土...华译庆喜,是白饭王的儿子,提婆达多的弟弟,佛的从弟,生于佛成道之夜,后来随佛出家,侍奉佛二十五年,为佛执事弟...亦名:新衣戒缘起 子题:新衣不坏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六群著白色衣行,居士讥嫌无有正法,如王大臣...(人名)三教指归下曰:阿毗私度,常为胶漆之执友。梵Abhijit,女宿。...【遂求利行】 p1247 瑜伽四十三卷十六页云:云何菩萨遂求利行?当知此行、略有八种。谓诸菩萨、见诸有情于应惭处,...为“横出”之对称。以自力修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次第历经阶次而出离生死之教义,称为竖出。宋代择瑛将一代佛教...(公案)僧问古德:一法若有,毗卢堕在凡夫;万法若无。普贤失其体界;去此二途,请师速道。见会元十七,葛藤集下。...非律仪非不律仪业者,谓住非律仪非不律仪者所有善不善业,若布施爱语等业,若殴击等业,律仪不律仪所不摄故,名非律...又作六字洪名。即“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名号。南无即礼拜、皈依之义;“南无阿弥陀佛”者,即表皈依阿弥陀佛之义。...(杂名)梵语。华言水星。见翻译名义集。...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由于无明和爱欲的缘故,众生四处地追求欲乐、爱乐。《巴利三藏》《小部.阿沙卡本生经》的一个故事,可以很好的说明...
自在是思惟修得来的,思惟修就是观,你这样做就是观自在,他这样做就是观自在;不观,你是自在不了的,不观不自在。...每一部经、每一部论,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像我们念《金刚经》的人,有没有想一想《金刚经》说什么?你怎么样依《金...
譬如说我们持不杀生戒,有时候一些小动物我们看到了实在不喜欢,甚至觉得很烦,很不希望它们出现在我们眼前,如蚊子...
学佛法宜慎始要终。古人云:打头不遇作家,到老反成古董。是故初学应慎之于始也。又云:出家之人,出家一年,佛在眼...
既识起因,能感后习,一、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生后当受。今改前非,将修后是,从缘生灭,斯苦世法。于彼恶业...茶,是一种健身益体、老少皆宜的优良天然保健饮料。祖国医学认为:茶乃万病之药,具有上清头目,中消食滞,下利二便...
我们现在再做一个实验:心在哪里。现在大家把眼睛闭起来,我给大家听一个钟声,大家把眼睛闭起来,我们请维那师敲个...
二解脱
【三藏法数】
[出宝性论] 谓诸众生。常为业绳所缚。不能脱离。若解其缚。即得自在。故名解脱。一性净解脱谓众生性本清净。而无系缚染污之相。是名性净解脱也。二障尽解脱谓众生由烦恼之惑。障蔽圣道。不得出离。若离此障。即得自在。是名障尽解脱也。
上篇:二种破着 | 下篇:二断 |
(一)比喻佛果之大妙地。新华严经卷三十五(大一○·一八六中):“离染寂静,住于一切智慧宝洲。” (二)(1286~?...
拈香
女人往生愿
阿难陀
着新衣戒缘起
阿毗私度
遂求利行
竖出
一法若有
非律仪非不律仪业
六字名号
部引陀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肇论
美丽王后的前世今生

你要常常这样想,我相就没有了
梦参老和尚:相信众生都可度

以对待小昆虫的心态检讨自己的慈悲心

略谈学佛大要

造了罪业后,生命中会产生两种影响
四季都喝什么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