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1493)日本临济宗山城天龙寺僧。俗姓后藤。字龟泉,号松泉主人。幼入相国寺,从季琼真出家,受具足戒,参学...略称楼炭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载须弥四洲之相状、世界之成立及其破坏时期等。本经有四部同本异译,其名称及内...(术语)剜肉燃灯以供养佛者。宗镜录二十六曰:身座肉灯,归命供养。...(经名)又曰瞿醯坛哆罗经,玉呬耶经。慧琳音义作掬呬耶亶怛罗经。三卷,唐不空译。所谓瞿醯经是也。...梵名 Vai?esika-sūtra。凡十篇三七○颂。音译吠世史迦萨多罗、吠世师迦经。为印度六派哲学胜论(梵 Vai?esika)学...亦名:不摄耳听法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不摄耳听法戒七十三。凡解不孤起,要藉说听。方能开晓心...(杂语)译曰白马屎。见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合药经。...(职位)僧官名。佛祖统纪三十一曰:陈文帝敕宝琼为京邑大僧统。...亦名:使非亲织戒开缘、自乞缕使非亲织戒开缘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不犯者,二俱亲里;若自织作钵囊、革屣囊、...(术语)掉举与追悔之心,共为不使心安静之烦恼也。...苑公,即慧苑,系唐代贤首大师法藏之弟子,因宝性论中载有凡夫、声闻、辟支、初心菩萨等四种众生不识如来藏,遂立下...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从一个人的行为上就能看出这个人是不是有福之人。常做以下五件事的人,就会消耗掉你的福气。 一、在人背后嚼舌根 有...佛陀普度众生,跟他出家学道的有五众弟子,一、沙弥(小和尚),二、沙弥尼(小尼姑),三、式叉摩罗(学戒女),四、比丘...
1.疼痛:鱼类同样有大脑和神经系统,正像所有动物包括人类一样能够感受到疼痛。 2.汞、砷、铅:实际上,这已经算是...
我年轻时有一次前去看望一位老和尚,他房间的墙上贴着作息表和功课表,旁边写着: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我忍...回顾中国两千年的佛教历史,我们会发觉中国佛教在这两千年当中,出现了很多祖师大德;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大乘思想...
正修当中有一个偈颂,先看一个偈颂。 《行论》云:恶有情如空,非能尽降伏,惟催此忿心,如破一切敌。 《入菩萨行论...
我们一般人追求名闻利养,你怎么把生命的方向调正呢?这不是勉强说:我现在开始要走向正了。没有用了!你要有一种智...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一日,带领比丘们进城化缘乞食,到一巷弄中,碰见一个婆罗门,他以指划地为界,不让大...
二藏
【三藏法数】
[出庄严经论] 藏即含藏之义。谓佛说大小乘诸经。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名藏也。一声闻藏闻佛声教。故曰声闻。谓佛说阿含等经。含藏小乘声闻等修因证果之法。是名声闻藏。(梵语阿含。华言无比法。)二菩萨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佛说华严法华等经。含藏大乘菩萨修因证果之法。是名菩萨藏。
上篇:二等 | 下篇:二种生死 |
【所遍知义】 p0739 显扬五卷三页云:所遍知义者:谓尽一切种如所应知,若世俗谛,若胜义谛,若功德,若过失,...
集证
大楼炭经
肉灯
蕤呬耶经
胜论经
恐举先言戒制意
骨鲁末遮
大僧统
乞缕使非亲织师戒开缘
掉悔
苑公四教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常做这五件事,就会消耗掉福气
明旸法师:出家有三种不同的意义

不吃鱼的10个原因

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
心力跟佛力是不能分开的

能够调伏自己,就战胜了所有的外境

用佛法的道理跟自己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