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圆满者,谓诸无学阿罗汉果摄等所有灭。无庄严者,谓慧解脱阿罗汉所有灭,无三明等最胜功德所庄严故。...(术语)广大之利益。无量寿经下曰:当知此人为得大利。...【杂染法】 p1411 品类足论六卷十页云:杂染法云何?谓有漏法。...(一)指僧尼之纲维。又作僧官。为便于寺院管理,由政府任命,司掌统领全国僧尼以护持教法之职官,称为僧官。即检校僧...【见及如理胜】 p0641 集异门论二卷十三页云:复有二法谓见如理胜者:见云何?答:谓依出离远离善法,于法简择...【上流】 p0231 显扬三卷十二页云:八、上流。谓卽不还果,随生一处意生天中,于彼不能得诸漏尽。复进生上,于余身...(术语)三种忏悔之一。身礼拜,口称唱,意思惟,三业所作,一一依于法度而忏悔也。见四教仪集经下。...【念住有九种所治障】 p0804 显扬十九卷十八页云:论曰:当知诸念住,有九种所治障。一、不厌离,二、不作意,...【摩睺罗】 毗昙翻为须臾。一日一夜,共有三十须臾。僧祇云:二十罗预,名一须臾。颂云:百二十刹那,为怛刹那...生死为凡夫之相固矣。二乘之人,亦有一种生死之相,故说二种生死。二种生死者,谓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也。 一、...三界一共分为九地,境界恶劣的称为下地,境界殊胜的称为上地。...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
我们知道,在六道轮回中,地狱道众生在最底层。此道众生因往昔造作极重的十恶业,导致堕落地狱,遭受种种罪报痛苦,...事无难易,关键是人能干与否。一个能干的人,再难的事,到他手中都能做得有声有色,善始善终;不能干的人,小事也会...我们中国是一个有拜神、拜祖先传统的一个民族,所以拜神变成我们传统的风俗习惯。你要是问他,拜神在拜什么?他不知...问: 阿弥陀佛,师父您好,我们买的香盒子上有佛菩萨像,用完香,香盒怎么办呢? 恒传法师答: 阿弥陀佛,三宝是无...上天偶尔也会眷顾需要机会的人。 吊桥上立了一个牌子:失意的人:要跳河之前,请多想一想。 有人在后面加了一句话:...
为什么念佛要兼修禅观?就是为了改变你的心态!因为你用攀缘心念阿弥陀佛,所有的佛号都变成一种攀缘的力量。 为什...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问: 师父慈悲,弟子不知怎样从生活中落实看破放下,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看破放下不是你要落实什么,主要是要有...
二种通相
【三藏法数】
[出楞伽经] 一宗通相宗即心。宗亦要也。通即融通无碍。相即自心所得胜进之相。谓依教思修。得意忘言。趣入自觉之地。觉智圆明。融通无碍。是名宗通相。二说通相说即说。通即辩说无碍。相即起用化他之相。谓以方便。随顺众生根器浅深。为其演说。无有障碍。是名说通相。
上篇:二种说法 | 下篇:论有二种 |
二见者,一有见,二无见。 一、有见 固执实有物之见也,又增益实性之妄见也。 二、无见 固执实无物之见也...
圆满
大利
杂染法
僧纲
见及如理胜
上流
作法忏
念住有九种所治障
摩睺罗
二种生死
下地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地狱——罪苦众生的集中营
处事的四种智慧
慧律法师:拜佛与拜神有什么差别?
用完的香盒有佛菩萨像,该怎么处理
「败将」言勇

念佛为什么要兼修禅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