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末笯曷利他】 西域记云:唐言如意。即婆沙论师。...(杂名)报法会始时集众僧之钟也。...【种姓差别五种道理】 p1262 显扬二十卷十页云:问:云何种姓差别五种道理?答:谓一切界差别可得故;无根有情、不...(杂名)又作灼羯罗,斫迦罗,斫迦婆罗。梵音Cakravāda,遮迦山名。译曰轮铁围,即铁围山也。起世经一曰:斫迦罗隋...(术语)又云化制。通道俗之人,使泛知因果道理,邪正差别之教法,谓之化教,特明佛弟子当守之戒行,谓之行教。又曰...又作旁生,即畜生,旁者不正之义,言彼因行不正,故得不正之生。...大乘初地以上乃至十地的菩萨,叫做十圣或地上菩萨。...为四向、四果之并称。又作四向四得、四双八辈、四果向,或称八补特迦罗(巴 attha-puggalā dakkhineyyā)、八贤圣...指不思议薰与不思议变。薰,薰炙之义;无明薰习真如而生妄法,称为不思议薰。变,转变之义;真如之心受无明所薰而转...为色界四禅天之一。乃修初禅定之人命终后所生之处,或指居于此天之众生。以此天之众生已远离欲界之恶法,而生起喜、...因明用语。依宗(命题)、因(理由)、喻(譬喻)等三支成立之因明论式。又作三分作法。略称三支、三分。乃陈那及其...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
大凡修净土法门的人,最忌讳的是夹杂。我们在《无量寿经》知道,三辈往生共有的条件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东林寺每逢法会繁忙时,会有许多开车的师傅在寺门外候着,接送来往的信众朝礼大佛、往返火车站。前些日子,从祖庭回...佛教的原貌是清净光明的,是反求诸己的,是绝对平等无私的。然而,由于欠缺教育的缘故,使社会大众无法认识其本来面...
现在我们在参学方面来讲,总要以规矩法则为尊。常住上的主事人发起道心,讲经打七,弘扬佛法,实为稀有难得的因缘;...一位凡夫向一位老师请教道:先生,怎样才能创造奇迹呢? 老师回答道:做事,认真做事,坚持做事,就会创造奇迹。 凡...
佛教善于讲故事,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作为生命体验者,都有各自的精彩,当我们在经典中读到种种譬喻,是否能由事入理...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到瓦观寺挂单,在寺中礼拜《法华经》;同时,也在那儿研究法华...
番茄由于含有维生素P,可提高人体皮肤的生理功能,帮助改善肌肤粗糙现象,使肌肤保持柔嫩光滑。而番茄中的胡萝卜素...
二种说法
【三藏法数】
[出宝性论] 一细谓如来为诸菩萨。演说甚深微妙之法。以依第一义谛而说。故名为细。(第一义谛者。如来所证出世间之妙理也。)二粗谓如来或时为诸众生。演说诸法名字章句种种差别。以依世谛而说。故名为粗。(世谛者。谓世间一切诸法也。)
上篇:二种广利 | 下篇:二种通相 |
即神咒之妙术。诵咒旨在降灾于敌或为己除祸;具此杀人或延寿之奇术,称为咒术。据观无量寿经载,有恶人能行幻惑咒术...
末笯曷利他
集会钟
种姓差别五种道理
烁迦罗
化行
傍生
十圣
四向四果
不思议薰变
初禅天
三支作法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净土行人如何分辨杂修夹杂

要做老实人,勿学口头三昧
慧律法师《举弊救偏》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怎样才能创造奇迹

佛教里的譬喻故事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