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大圆镜智】 p0241 佛地经论三卷三页云:大圆镜智者:谓离一切我我所执,一切所取能取分别。所缘,行相,不可了知...云何无色?几是无色?为何义故观无色耶?谓有色相违是无色义,一切皆是无色,或随所应,为舍执着无色我故,观察无色...从凡夫地初发心学佛,到圆满成佛以前,这一段过程都叫做因地。经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禅林用语。即弟子向师家请问并受教。亦同参问请益、参禅辨道之意。临济录勘辨(大四七·五○四中):“径山有五百众...(术语)大日经三灌顶之一。具足所应之支分,受洒水之灌顶也。此名通于受明灌顶与传法灌顶之二。演密钞四曰:入此曼...【转业及随转业】 p1409 俱舍论十三卷十六页云:论曰:表无表业,等起有二。谓因等起,剎那等起。在先为因故。彼剎...禅林用语。表示洞山功勋五位之奉位。即奉侍君主者,清净身体、隆重妆扮,以表诚心诚意。洞上古辙卷上(卍续一二五·...梵名 Ajana-vana,巴利名同。又作安膳林、安禅林。位于中印度娑根多城(巴 Sāketa)附近之林园。至于娑枳多城,则...(人名)Vatsa,一云筏蹉梵志,又云筏蹉子,犊子部外道也。【又】Vatsa,比丘名,为苦行第一。增一阿含经三曰:苦身...(术语)六种因之一。一念之妄情生,必有所作善恶之业相,如灯之照物,显然可见也。见入楞伽经二,三藏法数二十六。...(1318~1391)明初临济宗僧。台州(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号全室。性厌俗荣。八岁,就杭州净慈寺笑隐大欣...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往生论...释迦牟尼佛说人造十恶。身体有三种恶业:杀,杀人、杀众生。盗,偷拿人家东西。淫,邪淫,不正常的关系,夫妻以外的...佛陀曾遇到这样的事:有一天国王来到佛陀跟前听法,并开始练习内观,而通常在家中只要有一个人开始学,慢慢地,法就...
以感恩心还旧债 我们常听人家讲:夫妻是缘,儿女是债,又说五百年才修得同船渡。这无非都是要我们珍惜因缘,我想能...一个周日的早晨,我刚行堂回来,看着同学在水池边弯着腰、竭尽全力地正洗着一大堆衣物,让人看了实在不忍心,心想:...
大悲咒的影响:汉传佛教中,有一个知名度和普及率最高的咒语,就是大悲咒。她在汉地弘传的历史极为悠久,从唐代翻译...
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 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 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 等得阿侬...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一日清晨,舍利弗尊者着衣持钵,入城里乞食,回到祇树给孤独园后,收衣钵,...问: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
二行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顿成诸行顿成诸行者。即依圆融法门而修行也。谓诸菩萨。若断一惑。则一切惑俱断。若行一行。则一切行具足。故普贤行品云。一断一切断等是也。二遍成诸行遍成诸行者。即依行布法门而修行也。谓诸着萨。始自发菩提心。终至等觉位中。次第历诸法门。遍修诸行。是名遍成诸行。(行布法门者。谓诸法门行列排布也。)
上篇:二德 | 下篇:二观行 |
(杂语)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次第南游,参见五十三之知识也。...
大圆镜智
无色
因地
参请
具支灌顶
转业及随转业
净洗浓妆
安阇那林
婆蹉
显示因
宗泐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慧律法师《增进快乐的三个要件》
除了自己,谁也不爱

【推荐】家是修行的最佳道场
我们最该多说的两个字

【推荐】大悲咒和千手千眼的由来与功德利益

行时正好念弥陀,心头念念绝娑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