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大善地法】 p0241 俱舍论四卷四页云:已说十大地法;大善法地,名大善地。此中若法,大善地所有;名大善地法。谓...无间道者,谓由此道无间,永断烦恼令无所余。所以者何?由此道无间,能永除遣此品烦恼所生品类粗重令无有余,又转粗...禅林用语。又作参状、门状。指参见他人时所出示之拜帖(即今之名片)。阔约六、七寸,内不书文字,自左卷之,以丝束...【粪扫衣】 p1406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一卷九页云:如世尊说:粪扫衣少,易得,无罪。云何少?云何易得?云何无罪?...(一)如法而离罪障之意。即有关比丘衣食住行等之一定限制禁止之法,依其规定如法修行者,则不致犯罪。遵行其法称为作...(507~583)南朝僧。又作安凛。江阴利成(江苏江阴)人,俗姓秦。幼聪颖好学,孝行远播。二十五岁因敕出家,后往魏...(术语)显者显露,示者晓示。一切众生之本性,具有因果理事等法。佛以言教显示之。无量寿经下曰:今佛慈悲,显示大...凡九十三卷。清代僧山晓本晰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七册。辑录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等,所未载之宋末、元、明时代八十...(名数)成实宗不如俱舍宗别观四谛,直以无常观观察五蕴,生相似之涅槃智。其中分四品,下名暖法,中名顶法,上名忍...【极难胜地】 p1197 瑜伽四十八卷十页云:今此地中,显示菩萨,于诸圣谛决定妙智,极难可胜;是故此地,名极难胜。...【依邪行处引随烦恼有三种】 p0774 瑜伽六十二卷三页云:当知第三补特伽罗、依邪行处引随烦恼、略有三种。谓随...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从前有雄雌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的时候,它们捡来果子装满了一巢。后来果子风干体积减少了,只剩下了...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节奏比较快,有些人平时除了要处理日常的公务外,还必须整天忙于各种场合的应酬,于是,身体常常...
佛法告诉我们,如果能够体会「色即是空」、「缘起性空」以及「无常」的道理,就能离苦得乐,并体会到真正的快乐。但...别人是你自己最好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替别人着想,考虑别人的方便,别人也会替你着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为比丘们开示:长期于外地游身行化的人,在修行上有五种困难和障碍,是哪...我们的人生不过百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看来真的只有闪电那么一会儿的功夫。在这闪电般的功夫里面,我们吃了多少的苦?...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青草半埋红粉骨,黄泉多见黑头人。 献珠龙女疾成佛,访道善财还证真。 一旦无常...
一日,佛为大众说法时,其微妙音声令大众都欢喜听法,各得受用。目犍连尊者心想:佛为大众说法,法音遍布十方,一切...
二德
【三藏法数】
[出观音玄义] 二德者。在众生因心所具。则名缘了二因。在诸佛果上所显。则成智断二德。盖了因显。则成智德。缘因显。则成断德故也。一智德智即智慧。谓照了一切诸法。通达无碍。随众生机器大小。各各为其演说。无有差谬。是名智德。二断德断即断除。谓断惑业净尽。随所调伏众生之处。恶不能染。纵任自在。无有累缚。是名断德。
上篇:阿赖耶二义 | 下篇:二行 |
(名数)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曰:药上菩萨净妙色身,即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三佛。(中略)若复有人能称是五十三佛名者...
大善地法
无间道
参榜
粪扫衣
净法
安廪
显示
宗门宝积录
成实四善根
极难胜地
依邪行处引随烦恼有三种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二鸽喻
让肝脏远离「五怕」

【推荐】你在苦中作乐吗
学会换位思考

不多游化之人有五种功德
随顺世缘看烦恼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