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梵语。华言寂灭。净名曰: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见翻译名义集。...【施主差别】 p0859 俱舍论十八卷十一页云:且由施主差别云何?颂曰:主异、由信等,行敬重等施,得尊重广爱,...金刚将,梵名 Vajra-sena,音译嚩日啰制那。为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苏悉地院中,右方第二位之菩萨。以将为军队之首领,...(术语)二种子之一。谓之第八识色心生诸法之亲因缘种子。是以名言为缘所熏之种子也。...位于江苏南京鸡笼山之东。寺向东遥对钟山,西隔溪接鸡笼山之北极阁,南俯瞰南京,北拥玄武湖,占形势之胜,蔚为南京...不应该食的时候食,即过午之食。...显扬圣教论卷十一载,至教有三,即:(一)圣言所摄,谓修行之人于如来及诸弟子所说正法,当遵崇圣制,信解修习,不敢...【黑峰山】 p1181 西域记十卷十四页云:国西南三百余里,至跋逻末罗耆厘山。(唐言黑峰)岌然特起,峰岩峭险。既无...由迷悟之心,行有漏无漏之业,则得十界之果。十界者,即十法界。合四圣六凡,是为十也。法界之义有多种,约二义能释...(术语)六通之一。以色界天趣清净之四大所造之眼根,而知远近粗细之形色及六道众生之死此生彼,通达无碍者。有修得...【六种相应】 p0301 集论三卷九页云:云何相应?略说相应有六种。谓不相离相应,和合相应,聚集相应,俱有相应,作...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楞严经五十阴魔章...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
六祖慧能在接了五祖弘忍衣钵之后,一路南下被恶人追寻,他的师父把他送到九江驿,过江,南方人会划船,北方人不太会...
以前我读佛学院,我们的教务主任在新生训练时,他在黑板上写一个熬字,老法师说,佛学院的修学重点是对一切能熬得过...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处所跟内心的互动。环境我们是改变不了,但是你内心的感受跟想法,是你可以决定的。所...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很难遇到一个真正欢喜快乐的人。大部分的人都好像心事重重,彷佛有很大的压力,忙得不太...何谓佛教?何谓人生?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如何?佛教与人生有何关系?佛教对人生有何影响?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
在修学佛法上,我们常说: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这正是在强调为人处世当中,首先要学会恭敬和谦让。然而,真正去做...
昨天我讲到《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的一首偈语: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我们过去的业障如...省一法师,俗姓高,扬州江都县人,世代务农。 省一大师十二岁时,母亲去世,便萌发出家的念头,由于父亲不同意,未...
一心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一心者。一念之心也。心性周遍。虚彻灵通。散之则应万事。敛之而成一念。是故若善若恶。若圣若凡。无不皆由此心。以心本具万法。而能成立众事。经云。三界无别法。惟是一心作。是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上篇:二相别 | 下篇:一心约教有异 |
(名数)谓法所不应作,名曰恶律仪。有十二种:一、屠羊。屠者,杀也。谓人或以自食而常宰杀。或因取利贩卖而常宰杀...
赊多
施主差别
金刚将菩萨
名言种子
鸡鸣寺
非时食
三种至教
黑峰山
十界为果
天眼通
六种相应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障碍最怕一件事,就是你的坚持

为什么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外境

欢喜菩萨真人真事
文珠法师《佛教与人生》

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