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论三卷九页云:云何相应?略说相应有六种。谓不相离相应,和合相应,聚集相应,俱有相应,作事相应,同行相应。何等不相离相应?谓一切有方分色与极微处,互不相离。何等和合相应?谓极微已上一切有方分色,更互和合。何等聚集相应?谓方分聚色,展转会集。何等俱有相应?谓一身中诸蕴界处,俱时流转,同生住灭。何等作事相应?谓于一所作事,展转相摄。如二苾刍、随一所作,更互相应。何等同行相应?谓心心所、于一所缘,展转同行。此同行相应、复有多义。谓他性相应;非己性。不相违相应;非相违。同时相应;非异时。同分界地相应;非异分界地。复有一切遍行同行相应。谓受想思触作意识。复有染污遍行同行相应。谓于染污意四种烦恼。复有非一切时同行相应。谓依止心,或时起信等善法;或时起贪等烦恼随烦恼法。复有分位同行相应。谓与乐受诸相应法,与苦受不苦不乐受诸相应法。复有无间同行相应。谓在有心位。复有有间同行相应。谓无心定所间。复有外门同行相应。谓多分欲界系心心所。复有内门同行相应。谓诸定地所有心心所。复有曾习同行相应。谓诸异生所有心心所、及有学者一分心心所。复有未曾习同行相应。谓出世间诸心心所、及初后时出世后所得诸心心所。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粗陈体义支】 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大乘五蕴论》,这是摄《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境事,而以无...子题:诸律先和后欲、四分先欲后和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诸律先和后欲,由取答缘以应欲务也。四分先欲后和,文如...菩提流志原名达摩流支(意译法希),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姓迦叶。十二岁从外道出家,熟悉数论学说,并通晓声明、术...(植物)草名。千手千眼治病合药经曰:阿婆末唎草,牛膝草是也。...【财施法施有有罪无罪差别】 p0942 瑜伽七十五卷四页云:复次若有出家菩萨、除三衣外所有长物,佛所听畜,身所...原始佛教分裂而成之各教团派别之总称。(一)部派佛教之成立:据大毗婆沙论、异部宗轮论等载,佛陀入灭后百余年,因大...(譬喻)清净之智慧,以断烦恼之绊,故譬如剑也。最胜王经二曰:生死罥网坚牢缚。愿以智剑为断除。...子题:招提常住、招提僧物、别房施、施十方僧、僧鬘物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明受用物)(一.示通塞)宝梁等...亦名:长衣说净心念法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作净法。五分,独住比丘心念说者,具仪捉衣心生口言:‘我此长衣净施...亦名:与女人说法过限戒犯缘 子题:有智、无智、五语、六语、有智男子、无智男子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六缘成犯:...又作命过幡。指于人临终而未终之时,挂于寺塔表刹(幢杆)上之黄幡。盖以命终之人,中阴身如小儿,罪福未定,故造作...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大方广佛华严经...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社会,我也是老年人了,不免经常思考一些有关老年的问题,思有所得,认为老年人应当追求五种境...一个中年人,年轻时追求的家庭事业都有了基础,但是却觉得生命空虚,感到彷徨而无奈,而且这种情况日渐严重,到后来...
今天一师兄过来,聊起了观音菩萨,说她去普陀山之前,来抽签问姻缘,都是下下签。后来去了普陀山,回来不到一月,就...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
编者按: 蒙上马的眼睛推下悬崖,仅仅为了自己的影视作品中一个所谓的真实镜头。生生扯破黑熊的肚腹活取胆汁,为的...
在佛陀时代,佛陀与一位外道之间有过这样一段公案。有一位外道两手拿着鲜花来见佛,佛就说:你放下。这位外道就把一...
不善心死者,谓由自忆或他令忆,乃至粗想现行以来,追念贪等现行不善,临死其身受重苦受。 不善心死的人,谓由自忆...问: 如何择法择师? 智慧法师答: 《瑜伽师地论》里讲的,善知识有八种德相:何等为八?谓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
六种相应
【法相辞典】
【六种相应】 p0301
上篇:六种意乐 | 下篇:六种理门 |
(经名)佛说护净经,一卷,失译。见大池之中有虫,而说食不净食之报,并示护净之法。...
粗陈体义支
欲和先后
菩提流志(?—727)
阿婆末唎
财施法施有有罪无罪差别
部派佛教
智剑
三宝物互用通塞
衣说净心念法
独与女人说法戒犯缘
荐亡幡
【大藏经】肇论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老年人应追求的五种境界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

善良的人容易和观音菩萨感应
莫再折自己的福分了

当善良遇到狡诈凶残 它们灭绝揭示人性黑暗

修行第一关,就是看我们放不放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