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密家观阿毗罗吽敛之五字,谓之字轮观。以字轮观所用之阿等五字即法界之体性故也。三摩地仪轨曰:结三摩地印...(譬喻)哑者得梦,不能语之,以喻自然自得之境,不可以言语与他谈者。无门关赵州狗子则,无门着语曰:参个无字,昼...(术语)寄托于羯逻蓝之心识,即十二缘起支中之第三识支是也。...中国佛教华严宗佛塔。建于陕西长安县韦曲少陵原半坡华严寺内。该寺建于唐贞观年间,为华严宗发源地。清乾隆年间因少...(一)食肉有十过,即:(一)一切众生皆是六亲眷属,今所食之肉无非亲者。(二)众生闻食肉者之气,悉皆惊怖逃走,故菩萨...(术语)十真如之一。十地之中,在初地所证之二空真理也。此真理遍于一切诸法。故云遍行真如。...(人名)吉州禾山无殷禅师,七岁从雪峰出家,受具后,谒九峰虔禅师,嗣法。后住禾山,学法济济。宋太祖建隆元年寂。...【等持等至差别】 p1122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二卷十页云:问:等持、等至、有何差别?答:有说:等持、一物为体。等...据楞严经卷六载,观世音菩萨以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不作意之力用),与诸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如理问记】 p0577 瑜伽八十八卷十六页云:复次由五种相,于诸行中,如理问记。何等为五?一、自性故,二、流...(人名)智度论二曰:佛后百年,阿输迦王,作般阇于瑟大会。诸大法师,论议异故,有别部名字。从是以来,展转至姓迦...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
冈波巴大师在《胜道宝鬘论》中用十四个比喻来说明什么是毫无意义的修行。我们列举其中四个: 第一、不能对治四根本...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 说是舌识我们舌头能够了别酸甜苦辣,是外面有味道而...
近代高僧说,身为有情众生,每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虽然有时也会起颠倒,造了很多罪业使令自己痛苦,但是想要离苦得...
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一次火灾中被毁之后,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了残存的一本书,可惜这本书没有什么学术价值,政府打...
在台湾参学其间,我发现一个现象,在台湾的道边路旁,不时能看到写有南无阿弥陀佛字样的牌子,附近也没有寺院。 这...
劫浊,劫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切浊恶之法聚集的一个时代。 那么处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深切的...
龙鬼流行诸毒肿,痛疮脓血痛叵堪,至心称诵大悲咒,三唾毒肿随口消。--《大悲心陀罗尼经》 如果我们得了一种病,一...用虚幻的人生,借假修真, 为大众多谋福祉,为自己创造远景, 这才是真实而永恒的福德智慧。 虽然从佛法的智慧来看...
筠州九峰虔禅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历代名僧辞典】
禅师名道虔,刘氏。福州侯官人也。容姿开豁明济,气压丛林。至霜华,诸禅师见之。谓人曰:此道人从上宗门爪牙也。诸殁时,虔作侍者。众请堂中第一座,嗣诸住持。方议次,虔犯众曰:未可,须明先师意旨,乃可耳。众曰:先师何意。虔曰:只如道。古庙香炉,一条白练如何会。第一座曰:是明一色边事。虔曰:果不会先师意。于是第一座者,起炷香誓曰:我若会先师意。香烟灭则我脱去。不然烟灭不能脱。言卒而脱去。虔拊其背曰:坐脱立亡不无。首座会先师意,即未也。庐于普会塔之旁。三年而去。经行于末山之下,住崇福寺。僧问无间中人,行什么行。曰:畜生行。曰:畜生复行什么行。曰:无间行。曰:此犹是长生路上人。曰:汝须知有不共命者。曰不共什么命。曰长生气不常。复曰:大众还得命么。欲知命,流泉是命,湛寂是身。千波竞起,是文殊境界。一亘晴空,是普贤床榻。其次借一句子,是指月。于中事是话月。从上宗门中事,如节度使符信。且如诸先德。未建许多名目,指陈已前。诸人约什么体格商量。这里不假三寸,试话会看。不假耳根试采听看。不假两眼试辨白看。所以道,声前拋不出。句后不藏形。尽乾坤都来,是汝当人个目体。向什么处,安眼耳鼻舌。莫向意根下,图度作解。尽未来际,亦未有休歇分。所以古人道,拟将心意学玄宗。大似西行却向东。先是马大师,殁于豫章开元寺。门弟子怀海智藏辈。葬舍利于海昏石门。海亦庐塔十余年。乃浴冯川上车轮峰。逢司马头陀劝海留止。因不复还石门。虔自九峰往游焉,遂成法席。为泐潭第一世,继海遗踪也。吴顺义初,告众安坐而化。塔于寺之西。号圆寂,谥大觉禅师。得法上首殷禅师。
上篇:邵武龙湖闻禅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 下篇:吉州禾山殷禅师〔宋,惠洪《禅林僧宝传》〕 |
清净的行为,即断绝淫欲的行为。修梵行的人死后可生于梵天。...
法界体性观
哑子得梦
羯逻蓝识
华严寺塔
十过
遍行真如
禾山
等持等至差别
十四无畏
如理问记
萨婆多部鼻祖迦旃延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四种毫无意义的修行

破舌识有自体

净土宗与诸宗所不共的特色

人生的试金石

路边的「阿弥陀佛」

五浊恶世唯有靠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