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菩萨)梵名邲输跋陀Viśvabhadra,又作三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或译曰普贤,或作遍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所证之果的地位。三乘的果地各有不同,声闻乘就有四果的分别。...吾人身口所作的善恶业,或是意所作的善恶思想,其气分都留在阿赖耶识里,叫做种子或习气,这种种子或习气在阿赖耶识...(术语)真如之妙理转变而成万法之事相也。...(传说)百缘经五说昔有一夫人,见其妾有妊大嫉妒,窃与毒使之堕胎。从命终为饿鬼。一日一夜,生五百子,随生随食。...【辩才无碍解】 p1462 杂集论十四卷二页云:辩才无碍解者:谓于诸法差别无碍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诸法差别者...(物名)算之题也。台家论场之目。细长之竹片,书论义之问题者。即签也。荆溪大师之释签,义由之出。...凡二卷。又作咸淳清规、婺州清规、校定清规。宋代僧后湖惟勉编,度宗咸淳十年(1274)成书,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种类摄】 p1260 如十种摄中说。 二解 显扬十四卷十页云:种类摄者:谓诸蕴等遍自种类所摄。 三解 杂集论五卷十三...以云比喻生死之暗昧。佛教以惑、业、苦等三道为生死流转之因果,此三道能遮覆本性,犹如云能覆盖虚空之日月。无量寿...【广苞大义支】 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十支论’之一,即《摄大乘论》,这是总括瑜伽、深密法门,诠释《阿毗达磨集论》...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
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荐上帝。居一年,其父无故而盲。其...
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须向读书作文已了时,种种应缘处,当下著实,猛地返观内照,观此种种作为生灭之心,毕竟向何处...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净土十疑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问: 在断气之时,给病人助念,一定要快速地追顶念佛吗?还是按照平时念佛的速度慢慢地念?怎么灵活掌握病人断气时...青少年朋友们,经常听到你们呐喊着:一大堆的烦心事,好烦啊!似乎心里头积满了无数的委屈,心里头承受了一大堆的不...
般若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具大智慧,第二是有大悲心,第三包括菩萨的方便行。这个般若思想,是佛为大乘根基宣讲的。《...问: 若人濒死或已命终,当地没有助念团或居士,如果长途开车把病人或亡者送过去恐有不妥,但家属又希望临终者得到...问: 放生的意义及其事项,怎样做如理如法?戒杀和放生并举不可偏废,对吗? 大安法师答: 放生的意义主要是:第一...
慧虔(东晋山阴)《净土往生传》
【历代名僧辞典】
释慧虔。姓皇甫河朔人也。精持戒律。其志尤固。初居庐山仅十年。道俗有业佛道者。皆慨慕之。虔以远师在其山足。德业风闻。加又伸明胜法。资发聋聩。美而叹曰。彼人也吾人也。彼其德业。吾不殆之。其于心也。能无愧哉。乃之吴会瞩地弘通。及至山阴嘉祥寺。聚徒馆众。大开诱掖。时罗什传译新经。有未讲者。虔历讲之。然其所讲必与众曰。幸由像季讲道遗教。愿乘少善。刻奉弥陀。后五年得病。虔知时至乃曰。登金莲坐玉池。莲开见佛。即其时矣。所欲祈诚海众。为法真友。观音势至。为己良导过此。以还无复他愿。其夕山阴北寺有净严尼者。方其假寐。倏见观音势至与百千众自高而下。幡华幢盖光映日月。严既见之。且礼且瞻。且因前诣而问曰。大士何所之耶。对曰。之嘉祥迎虔公耳。虔于是夕预亦自得胜相。寻告弟子。奄然长逝。
上篇:慧远(东晋庐山)《净土往生传》 | 下篇:僧济(东晋庐山)《净土往生传》 |
唐朝法照依准无量寿经中风吹宝树之音声而创立五会念佛之法,时人视之为善导之后身,而美称为五会法师。(参阅“五会...
普贤
果地
熏习
不思议变
饿鬼食子
辩才无碍解
算题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
种类摄
生死云
广苞大义支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返观内照,观此生灭之心

净界法师:净土十疑论
如何掌握病人断气时刻的念佛速度
让青少年超越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