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净伤曰﹞卓矣壮志。颖秀生田。频经细柳。几步祁连。祥河濯流。竹苑摇芊。翘心念念。渴想玄玄。专希演法。志托提生。呜呼不遂。怆矣无成。两河沉骨。八水扬名。善乎守死。哲人利贞雨河即在西河八。水乃属京都。
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魔障之境地。西方合论卷五(大四七·四○二下):“是故当知,心外见佛,即成魔境。何以故?以心外无一法可得故。”...(术语)虚妄不实之言说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入阿毗达磨论上曰:劣慧妄说闇,覆蔽牟尼言。...(术语)三佛性中缘因佛性与正因佛性也。文句七曰:众生但正无缘,今闻信解,缘正具足,开佛知见。...梵语 pravrājana 或 nā?ana,巴利语 pabbājana 或 nāsana。又作灭摈、驱摈、摈罚、驱出、驱遣、摈治驱遣、摈。...譬喻似是而非者。谓牛乳与驴乳,其色虽同,但牛乳攒聚则成酥,驴乳攒聚则成粪;佛法及外道,虽同有不杀、不盗、慈悯...(人名)宋明州天童之密庵禅师,名咸杰。就应庵华禅师得法,奉敕住径山灵隐寺,晚居天童而寂。见五灯会元,稽古略四...子题:善说、诸贤咸共听、大乘三贤十圣小乘七贤四圣 含注戒本·皈敬偈:“我今欲善说,诸贤咸共听。”(含注戒本卷...(譬喻)谓六道生死之苦也。智度论五曰:没大苦海不自觉知。...梵语 buddho bhavati,西藏语 htshav-rgya-ba。指菩萨于多劫中满足因行,完成自利、利他之德,而至究极之境界。又作...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所结之法社。白乐天(772~846)于诗文之外,又精通佛学,晚年自称香山居士,虔信净土,...弗沙蜜多罗,梵名 Pusyamitra 或 Puspamitra。又作沸沙蜜多罗王、弗舍蜜哆王。意译为星友王。为印度孔雀王朝最后之...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阿弥陀佛因地为什么要发愿建立一个超胜十方诸佛的净土? 就是因为深知靠通途佛法只是一部分众生能够解决生死问题,...问: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大安法师答: 直心就是正直心、真诚心,而凡夫众生大多是弯曲的心,伪诈的心。...
这句名号总持一切法,叫万德洪名。念它的时候,我们真诚的心念出来,心和音声要相依。这是我们不断要说的。我们每天...【六字真经堪读诵,谁言名字假非因。即名显体方称妙,托境观心易入真。蜾蠃祝儿终肖父。蛣蜣丸粪亦遗尘。劝君早发西...
《梵网经菩萨戒》云: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吃肉的人,断了大慈悲种子,就成不了佛。念佛...
引言 天在人们的心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它是美好、自在、富足、远离苦难的代名词。同时,天也是人们心目中的主宰和依...佛教传入中国,始于西汉,早期乃是在上层皇族贵族阶层流行,并伴随特权阶层的倡导而逐渐发展起来,最终融入到中华文...有三位年轻人在一个小镇上看到一支送葬的队伍。他们打听到死者原来是他们的两位朋友:一位叫友谊,一位叫快乐,他俩...
玄照《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历代名僧辞典】
沙门玄照法师者。太州仙掌人也。梵名般迦舍末底唐言照慧乃祖乃父冠冕相承。而总髻之秋抽簪出俗。成人之岁思礼圣踪。遂适京师寻听经论。以贞观年中乃于大兴善寺玄证师处。初学梵语。于是仗锡西迈挂想祇园。背金府而出流沙。践铁门而登雪岭。漱香池以结念。毕契四弘。陟葱阜而翘心誓度。三有途经速利过睹货罗。远跨胡疆到吐蕃国蒙文成公主送往北天。渐向阇阑陀国。未至之间。长途险隘为贼见拘。既而商旅计穷控告无所。遂乃援神写契仗圣明衷。梦而咸征。觉见群贼皆睡私引出围。遂便免难。住阇阑陀国经于四载。蒙国王钦重留之供养。学经律习梵文。既得少通。渐次南上到莫诃菩提。复经四夏。自恨生不遇圣幸睹遗踪。仰慈氏所制之真容。着精诚而无替。爰以翘敬之余。沈情俱舍既解对法。清想律仪两教斯明。后之那烂陀寺。留住三年。就胜光法师中百学等论。复就宝师子大德受瑜伽十七地。禅门定[澰*欠]。亟睹关涯。既尽宏纲。遂往弶巨亮反伽河北。受国王苫部供养。住信者等寺复历三年。后因唐使王玄策归乡。表奏言其实德。遂蒙降敕。重诣西天追玄照入京。路次泥波罗国。蒙王发遣送至吐蕃。重见文成公主。深致礼遇。资给归唐。于是巡涉西蕃而至东夏。以九月而辞苫部。正月便到洛阳。五月之间途经万里。于时麟德年中。驾幸东洛奉谒阙庭。还蒙敕旨令往羯湿弥啰国。取长年婆罗门卢迦溢多。既与洛阳诸德相见。略论佛法纲纪。敬爱寺导律师观法师等。诸译萨婆多部律摄。既而敕令促去不遂本怀。所将梵本悉留京下。于是重涉流沙还经碛石。崎岖栈道之侧。曳半影而斜通。摇泊绳桥之下。没全躯以傍渡。遭吐蕃贼脱首得全。遇凶奴寇仅存余命。行至北印度界。见唐使人引卢迦溢多于路相遇。卢迦溢多复令玄照及使傔数人向西印度罗荼国取长年药。路过缚渴罗到纳婆毗诃罗唐云新寺睹如来澡盥及诸圣迹。渐至迦毕试国礼如来顶骨。香华具设取其印文。观来生善恶。复过信度国方达罗荼矣。蒙王礼敬安居四载。转历南天。将诸杂药望归东夏。到金刚座旋之。那烂陀寺净与相见。尽平生之志愿。契总会于龙华。但以泥波罗道吐蕃拥塞不通迦毕试途多氏捉而难度。遂且栖志鹫峰沈情竹苑。虽每有传灯之望。而未谐落叶之心。嗟乎苦行标诚利生不遂。思攀云驾坠翼中天。在中印度庵摩罗跛国遘疾而卒。春秋六十余矣言多氏者即大食国也。
上篇:玄大梵《海东高僧传》 | 下篇:道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
【非择灭无为】 唯识宗所立的六种无为之一。非择灭无为者,有二种意义,一者自性清净,非由智慧的拣择力量,才能表...
魔境
妄说
缘正
摈出
驴牛二乳
咸杰
我今欲善说诸贤咸共听
大苦海
成佛
香火社
弗沙蜜多罗王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相信了佛的话,就省去开悟见道的难关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极乐莲华的状态,是当下心理状态的折射
南无阿弥陀佛即六字真经

念佛行人应当吃长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