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佛性中缘因佛性与正因佛性也。文句七曰:“众生但正无缘,今闻信解,缘正具足,开佛知见。”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即五十二众。...【四界】 p0399 瑜伽九十六卷十三页云:又由三界染净二品遍行义故,当知建立有余四界,谓名所摄受等四蕴。...(行事)西竺寺厨,供养鬼子母以求福。...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绝言。须知真性,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一...乃指多宝塔中之释迦如来与多宝如来二佛而言。又作法华二圣。[法华经卷四宝塔品] p191...梵语 prasrabdhi,巴利语 passaddhi。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身心轻利安适,对所缘之境优游...指佛弟子马星(马胜)比丘为舍利弗所说之“诸法缘起颂”。又作法舍利、法颂舍利、法身舍利偈。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二...指天台宗之判教。天台宗之教相判释,有化法四教与化仪四教二类:(一)佛说法之内容(化法),分为藏、通、别、圆等四...(术语)谓通常之法也。观音义疏上曰:此乃通途商略。因明义断曰:此解虽然未是通途。...北宋无为(安徽)人。字次公,号无为子。雄才俊迈,年少登科。好禅,历叩诸山名宿,参谒天衣义怀,义怀每引庞居士之...梵语 pratide?anīya,巴利语 pātidesanīya。为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又作波罗底提舍尼、波胝提舍尼、...(弘化社32分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 名之为...
最近看到苏轼的一首词《行香子述怀》,词云: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
我们看第一个空无边处定。 一、空无边处定,谓行者厌患色如牢笼,不得自在,心欲出离,乃摄心谛观,加功用行,破于...
只要我们以一颗善心来对待别人,就能与人结下善缘,从而才能有好的人缘。如此,则在生活中处处都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有位太太跟先生吵架,到我这里来诉苦了半天,听她讲完,我问她:「还有没有?」 她想一想说:「师父啊!真要让我讲...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认为我们的生命一直处于倒记时中,只有当我们希望尽快的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才觉得似乎它开始了...
微信,作为朋友圈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因其发布者和接受者都是圈子内自己比较熟悉的有缘人,且所发布的内容都是日常...天地间 自古来 淫为罪 万恶首 古圣贤 最先戒 一失身 难再回 破门窗 保皇嫂 大义气 圣德传 流千秋 人邪...
缘正
【佛学大辞典】
上篇:缘生论 | 下篇:缘本致经 |
凡六卷,或作三卷。隋朝吉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龙树所著十二门论之注释书。本疏初设六科释僧睿之十二门论序...
五十二类
四界
祭鬼子母
显示
二世尊
轻安
法身偈
天台四教
通途
杨杰
波罗提提舍尼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如何判断发心的正与邪

若能放下,即时解脱

天乘四空定之空无边处定

以牙还牙的报复,只会结下更大仇恨
圣严法师《人生如戏》

把每一天看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