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指多宝塔中之释迦如来与多宝如来二佛而言。又作法华二圣。[法华经卷四宝塔品] p19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成就三十法升安善趣】 p0668 法蕴足论一卷六页云:成就三十法,身坏命终,升安善趣,生于天中。何等三十?谓...梵语 a-ku?ala-mahā-bhūmika-dharma。有部心所法之一。指与一切不善心相应而现起之两种心理现象,即:(一)无惭(...【见分五义】 作为识体四分的见分,在解释上有五种意义。一、证见名见:即根本智见分。二、照烛名见,此通于根、心...(职位)禅语。方丈之侍者。释氏要览上曰:善见律云: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钵,欲依寺中住者,名畔头波罗沙(...【果相有法】 p0810 瑜伽十六卷五页云:何等名为果相有法?谓从彼五因,若生,若得,若成,若办,若转;当知是...亦名:亡僧安尸处、安尸处 子题:绢棺、吊慰、布草 行事钞·瞻病送终篇:“当从像前,舆尸至廊舍下,外安幛幔围之,...(书名)Hiraṇyasaptati,数论师自在黑作,有七十行偈颂。其时国王赏之以金,故彼以之为名誉,而名为金七十论,或...非善非恶,谓之无记,第八识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有覆无记,有覆即有染污之义,因为它有四烦恼相应而起,所以有染污...即宝华佛。大智度论卷九(大二五·一二四下):“宝华佛生时,一切身边有种种华色光明,故名宝华太子。” p6755...凡六册。弘一撰。新文丰出版。为蔡念生所编辑之弘一大师著述集。二十五开本。内含药师经析疑、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欲界无学补特伽罗者,谓于欲界若生若长,已得圣法无有余结,如欲界有三,如是色无色界各有三种随相应知。...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参禅人,工夫能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间断,三能办到,许是工夫持久。何以故?正提起念佛是谁句子,审疑清彻,念无...
达摩西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未阅有参话头之说。盖禅乃涅槃妙心,正法眼藏,系人人本具的天真佛性,不因...佛灭度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一位深信佛法的国王。有一次,阿育王请示比丘们:过去佛住世时,有谁行大布施?比丘们...
带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横截诸恶趣。这个横,注意了!我们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竖竖出诸恶趣,一定要断见惑、思惑...走进寺院,会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样和他们打招呼?与他们交谈有哪些礼节?这可能使许多人不知道而且想了解的。 佛家...
一句弥陀,真心顶戴,人命无常,光阴不再。 来念佛的人,根据《阿弥陀经》里面所说,是具有善根福德因缘的人,不是...第十二愿光明彻照十方愿。法藏菩萨是这样发愿的:若我成佛的时候,我所放射的光明,可以照无量无边的刹土,彻照无量...学佛犹如掘井,认准一处,耐心地掘,不至得水,决不放手。千万不要今天东,明天西,以为总是一处掘,没有味,不如换...
二世尊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世 | 下篇:二世间 |
(术语)对于所现之化身,而称能现之本身为本地。能现所现,相望重重,故本地亦重重而不一定,唯佛之实相法身,即穷...
成就三十法升安善趣
大不善地法
见分五义
行者
果相有法
亡比丘安尸处
金七十论
有覆无记
宝华太子
弘一大师法集
欲界无学补特伽罗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悲华经

真参禅人,二六时中俱用持久之心

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阿育王的百亿千金供养布施

横截诸恶趣
佛家的语言和礼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