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自性清净】 p0599 此是思所成地三相之一。瑜伽十六卷一页云:云何自性清净?谓九种相、应知。一者、谓如有一...(术语)梵语布萨Upavasatha Posadha,巴Uposatha,一译善宿。止宿于善之义。智度论十三曰:布萨,秦言善宿。新译...谓下品贪瞋癡缠。名耽嗜。即此中品。名遍耽嗜。复次中品贪瞋癡缠。名耽嗜。即此上品。名遍耽嗜。...闭目休息,为不定地法之一,亦是五盖之一。适当的睡眠,不多亦不少,能休息脑力,调剂疲劳,则属善法,若太多太少,...行事钞·诸杂要行篇:“道俗二众,福智别修;理须识其分齐,别知其通局。非谓福智两异,道俗别行。但由俗网繁多,静...【施福最胜者】 p0860 俱舍论十八卷十三页云:于诸施福最胜者何?颂曰:脱于胜菩萨、第八施最胜。论曰:薄伽梵...(杂名)太者甚也。孤危者,如孤峰之危然不可攀缘也,生犹言者,言甚孤危者。碧岩三则垂示曰: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行事钞·标宗显德篇:“智论云,若求大利,当坚持戒。一切诸德之根,出家之要,如惜重宝,如护身命,以是戒为一切善...(1600~1667)明末清初临济宗僧。又作宏礼。会稽(浙江绍兴)人,俗姓张。字具德。于普陀寺出家,后谒汉月法藏(1...缅甸(Burma)东北接我国康、滇,西邻印、巴,东毗泰、寮,南滨孟加拉湾;其巴利语 Maramma(音译摩罗摩),系转讹...(物名)Malayu,香名。大日经疏七曰:白檀香,西方名为么罗庾,是山名,即智论所云除摩梨山更无出旃檀处是也。...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唐朝时,弥勒信仰盛行。玄奘大师晚年临终时,发愿往生兜率内院弥勒菩萨处,而且也成功了,这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
《集颂》:诽谤大乘菩萨藏,背舍佛说深广法。说像似法乱正教,以自爱乐令他转。 菩萨藏就是指大乘,深广法也是指大...
无我,佛在小乘藏教里说三十七道品,其中有四个道品,就是四念处,(四念处之一)就是观法无我。法,就是世间的一切...
一、地藏菩萨的功德 经文: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地藏,已于无量无数大劫,五浊恶时、无佛世界,成熟有情是地藏菩萨摩...
关怀绑票案 我有一位朋友,她原来是基督徒,她是在海边长大的,平常很讲究吃海鲜,她甚至会潜水去射鱼,鱼虾必须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九》 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大众言: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随...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我觉得唯有‘内心安适,俯仰无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因为心如不安...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明廉启敬《修龄要旨》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男孩。12岁之前被父母带到美国去,他的饮...
点点师〔《神僧传》卷第九〕
【历代名僧辞典】
点点师者。不知何许人也。虽事削染恒若风狂。有命斋食者。酒肉不间。每日将夕辄市黄白麻纸笔墨置怀袖以归所居之室。虽有外户且无四壁。入后阖扉人不得造。初邻僧小童蹑足伺之。见秉烛箕踞陈纸笔于前诃责大书。莫晓其文字。往往咄嗟如决断处置。久之从明暗间熟视之闪烁若有人森列。状如曹吏。襦裳皆非世之服饰。观者怖惧而退。诘其故怒而不答。居数岁。邛筰(音昨)之人咸神异之。后不知所终。
上篇:法本〔《神僧传》卷第九〕 | 下篇:行遵〔《神僧传》卷第九〕 |
【大空】 p0238 辩中边论上卷八页云:诸器世间,说为所住。此相宽广,故名为大。所住空故;名为大空。...
自性清净
善宿
耽嗜遍耽嗜
睡眠
道俗福智别修
施福最胜者
太孤危生
戒为一切善法住处
弘礼
缅甸佛教
么罗庾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玄奘大师最后魂归何处?

菩萨十八根本戒之谤弃大乘

佛教讲的无我是什么意思

地藏菩萨的功德与无尽誓愿

螃蟹的遭遇和被绑票一样
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
慧律法师《知足则幸福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