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自性慧】 p0597 瑜伽四十三卷五页云:云何菩萨自性慧?谓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拣择诸法,普缘...(经名)二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乞食毗耶离城,至毗摩罗诘家,善思童子献华礼佛,誓成菩提。佛为说法,童子证无生忍...又名孤地狱,此种地狱不同于八寒八热等地狱都有固定的地方,而是随著各人的别业,孤独的处在虚空或是山野之中。...谓眼及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生触。触为缘生受。乃至意及法为缘生意识。三和合故生触。触为缘故生受。是名触缘受。...慈恩大师将佛教分为八宗,即 一、我有法空宗,指犊子部等; 二、有法无我宗,指有部宗等; 三、法无去...亦名:过量床足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五缘:一、是床,二、为己作,三、过量,四、自作使人,五、作成...【苦边】 p0841 瑜伽二十卷二十五页云:若得如是最上无学诸圣法者,如是圣法相应之心于妙五欲,极为厌背。无异...(名数)行事钞下二曰:今故约食时立观以开心道,略作五门,明了论如此分之:初计功多少量他来处,二自忖己身德行,...子题:律仪之戒通遍尘沙、化教十善随境成行、律仪假缘受得、世善随意自修 戒本疏·解开名义:“问:‘律非类通,非...(术语)静寂而绝烦乱之智也。归敬仪曰:后因前业,重更修明。静智澄清,方遂前愿。...指完成剃度而未列入等级之一般僧侣。与“凡僧”同义。又未嗣法之僧亦称平僧。[莹山清规卷上月中行事](参阅“凡僧...《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宋朝范文正公仲淹,他的母亲去世后二十一天,梦见亡母哭著对他说:我因为在阳间造恶业,被泰山府君羁押,日夜受苦难...问: 师父,一个修行人可否同时修几个法门?其实,很多修行人在正式拜师之前,都很迷茫。 慧广法师答: 刚刚看到一...
二〇一八年七月二十日晚九点半,弟媳来电急告弟弟突然人事不省,嘴歪流涎。我想到弟弟平时有高血压,判断他可能是脑...
前几天,有几位女众想出家,我说你要想出家就得把《八敬法》看看。 佛陀在世的时候,他的母亲生下他以后,第七天死...
疠疾获瘳 齐代高僧僧远法师,常住梁州薛寺。法师平日不修细行,跟俗人往来密切,饮食荤素。 一天,忽然梦到神人咬牙...各位尊敬的义工、各位发菩提心、慈悲、无条件牺牲奉献的义工,因为诸位的发心,使得我们水陆大法会,都能够一直顺利...若心污浊,则行为就污秽,行为污秽,就不能避免其痛苦。 佛家认为,众生与佛在佛性上是平等的,人人皆具佛性,人人...
做人做事,败于10忌: 1、自私、自负、自满是故步自封的绊脚石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自...
知玄〔《神僧传》卷第八〕
【历代名僧辞典】
悟达国师知玄。与一僧邂逅京师。时僧患迦摩罗疾。人莫知其异也。皆厌恶之。知玄视候无倦色。后别僧谓知玄曰。子后有难可往西蜀彭州茶陇山相寻。有二松为志。后知玄居安国寺。懿宗亲临法席。赐沉香为座。恩握甚厚。忽膝生人面疮。眉目口齿俱备。每以饮食喂之。则开口吞啖。与人无异。求医莫效。因忆旧言。乃入山相寻。见二松于烟云间。信所约不诬。即趋其处佛寺焕俨。僧立于山门顾接甚欢。天晚止宿。知玄以所苦告之。曰无伤也。山有泉旦濯之即愈。黎明童子引至泉所。方掬水间。疮忽人语曰。未可洗。公曾读西汉书不。曰曾读既曾读之。宁不知袁盎杀晁错乎。公即袁盎吾晁错也。错腰斩东市。其冤何如哉。累世求报于公。而公十世为僧。戒律精严报不得其便。今汝受赐过奢。名利心起故能害之。蒙迦诺迦尊者。洗我以三昧法水。自此不复为冤矣。时知玄魂不住体。急掬水洗之其痛彻髓绝而复苏。其疮亦旋愈。回顾寺宇莽不复见。因卓庵其处遂成大寺。知玄感其异。思积世之冤非遇圣贤何由得释。因述忏法三卷。盖取三昧水洗冤业之义。名曰水忏云。
上篇:无着〔《神僧传》卷第八〕 | 下篇:金刚仙〔《神僧传》卷第九〕 |
【下劣不净】 p0236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页云:云何名为下劣不净?谓最下劣事,最下劣界。所谓欲界。除此,更无极下极...
自性慧
善思童子经
孤独地狱
触缘受
慈恩八宗
过量床戒犯缘
苦边
食时五观
戒善两分
静智
平僧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范仲淹诵经救母
可以同时修多个法门吗

姐姐虔诵观音圣号,度弟弟过生死劫难

《八敬法》是佛法中很特别的地方

三则高僧感应事迹
慧律法师《[我]不属于这个世间》
及时为心灵沐浴和洗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