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二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乞食毗耶离城,至毗摩罗诘家,善思童子献华礼佛,誓成菩提。佛为说法,童子证无生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五停心观之一。又称因缘观、缘性缘起观、观缘观。即观十二缘起之连环相续,系用以对治众生愚痴烦恼之观法。(参阅“...一、天食时,即清晨,清晨是诸天的食时; 二、佛食时,即午时,午时是三世诸佛如法的食时,过午则非食时; ...【心所离心有别自体】 p0356 成唯识论七卷五页云:如是六位诸心所法,为离心体有别自性?为卽是心分位差别?设尔;...(人名)西印度优禅尼国人,梵称波罗末陀Paramārtha。又曰拘那罗陀Guṇarata。梁大同十二年三十余岁来支那,受武帝...【处所圆满】 p1020 如生圆满中说。 二解 瑜伽三十卷六页云:云何处所圆满?谓或阿练若,或林树下,或空闲室。山谷...(术语)又云真色。如来藏中之妙色也。性即是色,故云性色。台家所谓性具之色也。楞严经三曰:如来藏中,性色真空,...三乘和一乘。三乘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一乘是唯一能令人成佛的教法,法华经所说是。若配于天台之四教,则藏通...(物名)Khaṇda,砂糖名。大日经七曰:此砂糖名为蹇荼,状如益州所出者而色甚鲜白,触之便碎。...(术语)尘数之世界也。刹为梵语国土之义。往生要集上末曰:普入一切尘刹作诸佛事。正信偈曰:超日月光照尘刹。...即生起苦之因缘,乃泛指通于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一切使苦生起或存续之直接因与间接缘。此外,亦特指地狱所用...亦名:十二头陀相生次第 子题:斩缠、出要 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列数者,位分为四:谓衣、食、处及威仪也。先出相...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
因果报应,是宇宙间永远不会改变的永恒真理。不管人们用多少科学理由论证人死灯灭;也不管多少名人专家学者用创造出...有一位非常富有的老人家,与妻子、儿子、儿媳以及孙子、孙媳一起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一天,佛陀与阿难经过他们家...问: 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这种情况下信愿持名能够往生吗?带业往生是否只带旧业不带新...
佛说一大藏经,无非讲因果二字。详细分析起来,就无穷无尽。营事比丘,宁自啖身肉,终不杂用三宝之物作衣钵饮食。我...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 丙二、别明,分二: 一、轮回真相;二、对治方法。 别明当中有两段:第一个,先看清...
优波笈多修得阿罗汉果后,仍然继续在摩陀罗国的那哆婆哆寺,跟随舍那婆私修习佛法,后来他才开始独自外出参学。 离...
「是知念佛一法, 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 我们知道念佛的这...、修行唯乐何有苦 真正修行不要怕苦,怕苦就更苦。发心念佛只有快乐,哪有苦?一点也不苦。用功时感到苦,并非用功...
善思童子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善星 | 下篇:善根 |
(名数)谓受持八斋戒者得八种之胜功德也。一不堕狱、二不堕鬼、三不堕畜、四不堕须罗、五常生人中出家得道、六生欲...
缘起观
四食时
心所离心有别自体
真谛三藏
处所圆满
性色
三一二乘
蹇荼
尘刹
苦具
头陀四位相生次第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百喻经

现代人的报应,为什么来得快来得猛
善有善报
大安法师:烦恼不断能往生吗

宁自啖身肉,终不杂用三宝之物

轮回的真相——十二因缘

小老虎修成阿罗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