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三卷五页云:云何菩萨自性慧?谓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拣择诸法,普缘一切五明处转。一、内明处,二、因明处,三、医方明处,四、声明处,五、工业明处。当知即是菩萨一切慧之自性。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七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即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破羯摩僧及转法轮僧、杀圣人(小乘是阿罗汉,大乘...【二取】 二取有四种解说。一、相、见二取,所取者为相分,及能取者为见分。二、名、色二取,五蕴中的第一蕴为色,...梵语 vikālabhojana,巴利语同。指非时之食,亦即过日中而食。又作非时食学处。凡日中以后至翌日明相(天空露白之...(流派)具名说一切有部。梵名萨婆多。小乘宗之名。二十部之一。...观心之行法。即观心修行,鉴照自心以明了本性。或指观法之行相。梵网经卷下(大二四·一○○八下):“若不解大乘经...1、指善良的品性和正直的行为。 2、指具足功德的行法,如三学、六度等是。...复次道差别有十一种,谓观察事道、勤功用道、修治定道、现观方便道、亲近现观道、现观道、清净出离道、依根差别道、...(名数)睡眠之起,有三种之因。即食,时节,心是也。...(术语)印之形相。如不动之印为刀剑之相,观音之印为莲华形等。...【正行真如作意】 p0505 显扬三卷九页云:七、正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清净行,思惟道谛。既思惟已;欲令修...全一卷。唐代玄奘译。又作胜军王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内容叙述佛陀在舍卫城誓多林给孤独园时,为胜军王开示正法...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我们在修学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我们第一个工作就是要发起菩提心。换句话说,我们在凡夫位的时候,内心当中就要发起上...过去的圣人多生于乱世,所以,他们会成为圣人。比如老子,在古圣先贤之中,他也是一位大哲学家,他的哲学是从混乱的...
你布施出去了,你就创造了一个人天福德之身,那人天福德之身,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这个道理是很深邃的...有一棵大树,上面有个鸟巢住了两只鸟──一只公的,一只母的。它们为了储存冬季的粮食,采了很多水果回来,将巢放得...
一元门票灵岩道场 江苏苏州的木渎古镇,乃清乾隆六下江南必经之地,景色秀丽,人文气息浓厚。 古镇外有座灵岩山,山...
我们身为一个修行者,经常会注意自己内心的状态,很快你就知道内心当中,有二种重要的功能:一个是妄想的功能,一个...
龙树菩萨对我们一代时教的判教,判为难行道和易行道。靠自力修行了生脱死得阿鞞跋致,就好像步行到达目的地,如蚂蚁...蕅益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莲池、蕅益)之一,自号八不道人,因读莲池大师所著《自知录》及《竹窗随笔》...
自性慧
【法相辞典】
【自性慧】 p0597
上篇:自性忍 | 下篇:自性灭 |
【永尽断】 p0495 显扬三卷十六页云:三、永尽贪断。谓由永断随眠惑故;贪烦恼断。如永尽贪断,如是第四永尽瞋断、...
七逆
二取
非时食
一切有部
观行
德行
道差别
三种睡眠
印相
正行真如作意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
荣辱不惊的老子

你布施出去的东西,最终还是你的
莫让「疑念」占据自己的心

一元门票的灵岩道场

修行人有什么事情,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