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vikālabhojana,巴利语同。指非时之食,亦即过日中而食。又作非时食学处。凡日中以后至翌日明相(天空露白之状)未出之间所受之食,皆称非时食。于律典中,制之为戒法。非时食戒,又作不过中食戒、不过时食戒、离食非时食(梵 vikālabhojana-virati)。戒法中,八斋戒、十戒中之不过中食戒、比丘戒之非时食戒,均为佛道修行者节制食欲之戒。又于戒法中,九十单堕之第三十七戒即称非时食戒。然于沙弥十戒仪则经载,若比丘有病,为救治其病,则许可午后之食。[十诵律卷二十一、卷五十三、摩诃僧祇律卷三十、四分比丘尼戒本、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三] p371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意为“两舌”,乃指前后矛盾之语,或作诽谤之语。[大方等大集经卷十](参阅“两舌”3070)p241...通,指通教,为天台宗所立化法四教之一。据四念处卷二载,通有三义,其中,第三之通别通圆,即为藉通开导。谓借通教...谓为耳识曾受曾了。名为已闻。彼有耳识曾受曾了。隐藏如是想忍见乐。言我不闻。如是名为知言不知。...【令僧精恳】 p0530 瑜伽九十九卷一页云:如是出家趣非家已;为其宣说有因缘,有出离,有所依,有勇猛,有神变等,...(佛名)密教之本尊,梵名谓之摩诃毗卢遮那Mahāvaircana,摩诃者大之义,毗卢遮那为日之别名,故译云大日。又,毗...【眼识界】 p0998 法蕴足论九卷十七页云:云何眼识界?谓眼色为缘所生眼识。此中眼为增上,色为所缘,于眼所识色,...(术语)华严经之说时,华严宗依十地论定为佛成道后第二七日之说,天台宗依法华经判为三七日间之说。...亦名:足相 子题:前境足、境足、食饱足、饱足、食无饱期约仪定犯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义云,此足者谓 前境足 ,...即指刀贱、衣贱、色贱。为对治贪着之心,僧侣缝制袈裟时,(一)需用普通之布割裁,称为刀贱。(二)故意以针缝刺成粗恶...南北朝北周僧。又称昙显。博通经藏,以慧学闻名。丞相宇文泰钦敬之,令其依大乘经典撰著菩萨藏众经要及百二十法门。...亦名:别请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若别请人,应令作法门外唱令,但得一人,即名清净。若不作法,界内无人者,一切...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我们看下面的九跟十,讲到果地的功德。 九、安忍内外诸障;十、不于似道,而生法爱,是为要意。 安忍,忍辱。我们前...《楞严经》的法门,就是一个转,转因缘之法而回到不生不灭的本性。这个转字是很重要。你看我们大乘佛法,有人说修学...(第一讲) 今天学人跟大家共同学习的主题是佛教的《忏悔法门》。在讲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先简单说明为什么要修习忏...说来我已经素食十年了。曾为了吃饭的问题头痛不已。我前后经历了四个时期。每一个时期素食的情况都让我体会到了不同...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就是你自己! 心生种种法生。我们凡夫众生,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心中一定会出现相状...布袋戏的历史起源有一则动人的故事。相传在明朝,有一位泉州秀才梁炳麟赴京去会考。 考完试以后,梁炳麟自觉考得不...成就三不 (不迷、不取、不动) 成就三不,你不是安住就没事的,五阴身心它可不会放过我们的,因为过去我们跟它打成...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
非时食
【佛光大辞典】
上篇:非时 | 下篇:非时浆 |
(术语)与所谓顶门眼同。真正见物之一个眼也。碧岩八则垂示曰:具一只眼,可以坐断十方,壁立千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