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说法时,先引经论中之一二句,而为讲赞之题目者。又不仅限于经论之类,诸祖师之撰述,亦可引用为赞题。 p6976...(人名)Dharmaputra,太子名。译曰法子。见历代三宝记八。...因明用语。又作唯识比量。系唐代玄奘大师于印度戒日王所设之曲女城无遮大会上提出之三支比量。据因明大疏卷中载,其...(天名)玄应音义曰:尸仛,又作诧譇二形,同敕,敕嫁反,乾闼婆名也。...【应时】 p1398 瑜伽九十卷十三页云:八圣支道,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一切时中,皆可修习,易修习故,名为应时。 二解 ...为明代僧官之名称。太祖洪武元年(1368),于南京天界寺设立善世院,以管理佛教事务。慧昙为第一代之善世禅师。洪武...即指十种藏。藏,指含摄、积集、出生之义;以其能含藏功德,故谓之藏。有下列三种: (一)华严宗将菩萨之行法,依诸...【无明支】 p1046 成唯识论八卷八页云:此中无明,唯取能发正感后世善恶业者。 二解 俱舍论九卷十页云:于宿生中,...为印度古代外道之一派。该派主张虚空为万物之真因。据外道小乘涅槃论载,口力论师为二十种外道中之第十九,由于主张...【顺乐受等三业】 p1109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五卷二页云: 云何顺乐受业?谓欲界系善业,乃至第三静虑地善业。云何顺苦...大小乘之解释互异:(一)小乘俱舍之看法:指由异熟因所生者。盖小乘总谓由异熟因所生者,称为异熟生;故与“异熟果”...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我住支提山的时候,就碰到牛会拜人的事情,它为什么拜人?旁边有个村庄,那头牛准备第二天卖出去屠宰。那有个小孩子...
有一个禅师──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走楼梯的时候,不小心啊,踩到一个东西他说:糟糕了!踩到青蛙...
特别要注意临命终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愿非常重要,那个时候的思想非常重要,那个时候是不是还能念佛、念法、念僧,那...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开示,为比丘说船筏之譬喻,告诉大众要用心思惟,谨记在心,比丘们皆恭敬受教。 ...
第一、以杀生业会感得寿量短促,多诸疾病。譬如人间有些出胎即死,有些几岁得病夭折,有些以意外事故死亡,或者许多...
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
我们的生命是没有开始的,要是说生命有开始,那生命就没办法结束,有真实的因,你就不能消灭!所以妄想无因可寻,达...道信禅师十四岁就出家了,他一见到三祖僧璨禅师便说:但愿大师慈悲,能教我解脱的法门。 三祖就问他:是谁把你绑起...
本净〔《神僧传》卷第七〕
【历代名僧辞典】
释本净。未详何许人。道气高抗。闻闽岭多禅宗知识。历往参之。又闻长溪霍童山多神仙洞府。然山中不容凡俗。净乃入山结茅为室。室侧有毒龙石穴。其龙夭矫而出。变现无恒。遂呼召之而驯扰焉。又诸猛虎横路为害。樵者不敢深入。净抚其头诫约丁宁。虎弭耳而去。尝清宵有九人冠帻褲褶称寄宿。尽纳诸庵内。明旦告辞偕化为鹤。鸣唳空中而去。净后罔知其终。
上篇:西域僧〔《神僧传》卷第七〕 | 下篇:怀玉〔《神僧传》卷第七〕 |
为“圆教”之对称。二教之一。指偏于一方之教,一般多指小乘教,或指大乘教中之权教。例如以天台宗之立场而言,法华...
赞题
达磨弗多
真唯识量
尸仛
应时
善世禅师
十藏
无明支
口力论师
顺乐受等三业
异熟生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如果每天念一念,这个牛肉就吃不下去了

从你的妄想中跳脱出来

常修梵行,为了临终一念
船筏譬喻

十不善业所招感的恶业果报

释迦佛抬头悟道悟的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