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寂谓真理之寂静,光谓真智之光照,即理智之二德也。又即于寂理而光照,谓之寂光。大日经疏一曰:尔时行人为...【菩萨诞灵之处】 p1130 西域记六卷十二页云:箭泉东北行八九十里,至腊伐尼林,有释种浴池。澄清皎镜,杂华弥漫。...乃指三贤十圣之行法;修此十三观门者,则称十三大法师。即配之于五忍;则于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各有上中下三...(行事)修法华八讲等时,一日中,设朝夕二座,谓之朝座夕座,因之八讲四日而终。十讲五日而终。...前言六根,兹明须净。即谓如欲了于自心,须不迷于现境,净其六根,不着六尘,而转六识。 所谓净其六根者,以要...(名数)谓至增劫则四种增盛也。一,寿量增盛,由千岁至八万岁。二,有情增盛,由万人至无数量。三,资具增盛,谷物...为“无为解脱”之对称。又作无学支。即无学阿罗汉正见相应之胜解。此胜解为心所有法中十种大地法之一,故称有为;以...佛讲经说法,明明有所说,却言无所说,这有三个深意: 一、实相理体不可说,实相理体,法尔如是,说了等于白说...【欲求】 p0983 瑜伽九十六卷二页云:又无明界所随六处诸界为缘,起无明触。此无明触以为缘故;于诸境界,起不如理...【沙门道及究竟唯内法有】 p0681 瑜伽九十七卷一页云:依四念住修习增上,由四因缘,应知内法有沙门道、及有究...【中道】 p0359 集论六卷六页云:云何中道?谓中软、中中、中上品道。由此道故;能舍三界所系地地中,中上、中中、...(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世间万物万象,放得下,自然爽心怡神,万丈洪岩倚碧空。 放不下,人间有路不能通,徒然沾滞自苦而已。 一眠躺下,夜...问: 有人说末法时期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什么还要破妄显真呢?破妄显真是圣道门的修行方法吧,净土门只要我们一向专...
人生有一个很重要的追求,就是我们必须要从苦难中解脱出来,从烦恼中解脱出来。那如何才能解决苦恼呢?比如,有一个...乐和苦是相对的两面。乐的一面是天堂,苦的一面是地狱。人人都想追求上天堂,谁愿意走入地狱?可见喜欢乐的,不喜欢...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1980年福建,有一头从屠刀下被解救的牛向着人们下跪感恩 1、动物有生命吗? 是的,动物有生命。不过一旦它被煮得香...
百丈禅师的从林二十法则中说:从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精进以持戒为第一被排到第三...
一向和风日丽的舍卫国,有一天忽然阴风惨惨,乌云密布。几个时辰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阴暗的乌云中竟落下血水,...
法冲〔《神僧传》卷第六〕
【历代名僧辞典】
释法冲。字孝敦。姓李氏。陇西成纪人也。幼而秀异傲岸时俗。年二十四遂发心出家。听涅槃三十余遍。又至安州皓法师下听大品三论楞伽经。即入武都山修业。年三十行至冀州。贞观初年下敕有私度者处以极刑。冲誓亡身便即剃落。时峄阳山多有逃僧避难。资给告穷。便造诣州宰曰。如有死事冲身当之。但施道粮终获福佑。守宰等嘉其烈亮膏网周济。乃分僧两处各置米仓。可十斛许。一所徒众四十余人。纯学大乘并修禅业。经年食米如本不减。一所五十六人纔经两日。食米便尽。由不修禅兼修外学。冲曰。不足怪也。能行道者白毫之惠耳。时逃难转多无处投止。山有虎穴。冲诣告曰。今穷客相投可见容否。虎乃相携而去。及难解冲乃随处弘法。冲虽广宣经术专以楞伽命家。中书杜正伦每谘禀之。时三岁玄奘不许讲旧翻经。冲曰。君依旧经出家。若不许弘旧经者。君请还俗。更依新翻经。方许君此意。奘闻遂止。师亦命代弘经护法。强御之士不可及也。仆射于志宁曰。此法师乃法界头陀僧也。不可名实拘之。
上篇:拾得〔《神僧传》卷第六〕 | 下篇:通达〔《神僧传》卷第六〕 |
(杂语)非想天之定命为八万劫也。俱舍论世间品曰:无色四天,从下如次,二四六八万劫。...
寂光
菩萨诞灵之处
十三观门
朝座
净六根
四增盛
有为解脱
无所说
欲求
沙门道及究竟唯内法有
中道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有什么好争的
只要念佛就好了,为何还要破妄显真呢

苦乐是假象,价值才是真相
三种乐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假如动物会说话...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