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真如之理体,离有为之诸相,故云寂,而生世间出世间之善法,故云用。即起信论所说三大中之体用二大也。而即...【菩萨六根猛利】 p1130 大毗婆沙论十三卷十四页云:问:曾闻菩萨、六根猛利;云何于境知猛利耶?答:菩萨宫边、有...小乘之律法,授具足戒时,教授师为简别受戒者之器或非器,而设有十三难与十遮,以询问受戒者。略作遮难。又作遮道法...(仪式)言宗匠为人之作用,朝夕棒打学人也。碧岩六十则颂古着语曰:直铙朝打三千,幕折八百,堪作什么。...前言世间,乃有妄惑。兹叙出世,说有真智。真智非他,转妄即得。夫众生与佛,本来不二。众生是当下一念迷成,佛亦不...(名数)淫盗杀妄之四波罗夷罪也。是为退堕佛法海而不得再入僧从之重罪,故云堕。多论一曰:白四羯磨竟,已得具戒,...又作无漏有为。即指有为的无漏之法。俱舍宗认为四谛中,苦、集二谛为有为有漏法,灭谛为无为无漏法,道谛则虽为无漏...没有什么法可以得到的意思,这是无相的道理。...【众生贫穷何缘所得】 p0981 瑜伽七十八卷十四页云:世尊!若诸菩萨,具足一切无尽财宝,成就大悲;何缘世间现有众...【沙门婆罗门胜劣差别】 p0681 瑜伽六十四卷三页云:复次由五法故;沙门、婆罗门、胜劣差别。何等五法?一者、...【心善巧差别及心转善巧差别】 p0359 瑜伽五十一卷十四页云:复次当辩心善巧差别及心转善巧差别。谓依遍计所执自性...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从前,有一个樵夫,入山砍柴,不觉天色将晚,急忙收拾,直奔归路。 不久天下大雨,樵夫迷失了道路;在万分焦急中,...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这个就是生灭心! 第一个,你今生会活得很痛苦,因为你的心作不了主。别人要怎么样,别人舌头...
一、向孔子学习谦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过于自信是危险的,离成功近,离失败也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是...佛教的信徒,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出家与在家的分别,出家人集合在一起叫出家僧,在家学佛的组织,叫居士林。这两种...
过去世尊常在恒河边游化,广说法要。每当世尊说法之时,都有无数天龙、鬼神、国王、人民,乃至飞鸟走兽,前来听法。...【印光大师云: 须知真能念佛,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
佛法的修行实际上就是修戒、定、慧,因为修戒可以让我们得到福报。有了福报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就不会有障碍,我们...
梵室偶谈 七则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然则参禅、念佛、止观、皆方便也。既谓之门,安得同?若知全性起修,全修在...
拾得〔《神僧传》卷第六〕
【历代名僧辞典】
拾得者。丰干禅师偶山行至赤城道侧。闻儿啼。遂寻之见一子可数岁。初谓牧牛之竖。委问端倪云。无舍孤弃于此。丰干携至国清寺。付与典座僧曰。或人来认可还之。后沙门灵熠摄受之令知食堂香灯。忽于一日见其登座与像对盘而餐。复呼憍陈如曰。小果声闻。傍若无人执箸大笑。僧乃驱之。灵熠咨尊宿等罢其堂任。且令厨内涤器。洗濯纔毕澄滤食滓。以筒盛之。寒山来必负而去。又护伽蓝神庙每日僧厨下食。为乌鸟所取狼藉。拾得以杖扑土偶三二下骂曰。汝食不能护。安护伽蓝乎。是夕神附梦与阖寺僧曰。拾得打我。明日诸僧说梦符同。一寺纷然始知非常人也。时牒申州县。郡符下云。贤士隐道菩萨应身。宜用旌之。号拾得为贤士。又于寺庄牧牛。歌咏呼天。当其寺僧布萨时。拾驱牛至僧集堂前。倚门抚掌大笑曰。悠悠者聚头。时持律首座咄曰。风人何以喧碍说戒。拾得曰。我不放牛也。此群牛者多是此寺知僧事人也。拾得各呼亡僧法号。牛各应声而过。举众错愕。咸思改往修来。感菩萨垂迹度脱。时道翘纂录寒山文句。于寺土地神庙壁。见拾得偈词。附寒山集中。
上篇:寒山子〔《神僧传》卷第六〕 | 下篇:法冲〔《神僧传》卷第六〕 |
(杂语)非想天在三界之顶上,为果报最胜之处。外道以为究竟之涅槃。...
寂用湛然
菩萨六根猛利
十三难十遮
朝打三千幕打八百
转妄归真
四堕
有为无漏
无所得
众生贫穷何缘所得
沙门婆罗门胜劣差别
心善巧差别及心转善巧差别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忘恩负义的樵夫

【推荐】「心有千千结」是启动不了佛号的

【推荐】人生迷茫时,向圣贤借一点智慧
印顺法师:为在家居士说法

虾蟆虔心闻法,感生天上
真能念佛,自得世间福报

戒定慧学有门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