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真如之理体,离有为之诸相,故云寂,而生世间出世间之善法,故云用。即起信论所说三大中之体用二大也。而即体为用,与体皆常住不灭,故云湛然。观经玄义分曰:“恒沙功德寂用湛然。”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十二缘起】 p0114 俱舍论九卷九页云:如是蕴相,续说三生为位。颂曰:如是诸缘起,十二支三际,前后际各二。中八...指唐代于寺院所属农地上耕作之佃农。又作庄佃、庄客、庄户、地客。于唐代,寺地虽亦有僧尼耕作,然大部分为庄户所耕...【谛所依处】 p1377 瑜伽九十二卷十三页云:云何名为谛所依处?谓名色及人天等有情数物。...一自性禅 二一切禅 三难禅 四一切门禅 五善人禅 六一切行禅 七除烦恼禅 八此世他世禅 九清净净禅 次四依而...【斯陀含果】 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寺名)唐玄宗敕天下诸郡建开元寺龙兴寺。见佛祖统纪五十三。...(名数)天台宗所言。与真言宗之显教密二教不同。彼就教法而料之者,此于说法之仪式上言之也。天台所立化仪四教中有...【无阿罗汉等】 p1071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八卷四页云:诸有此见,世间无阿罗汉。此谤道邪见;见道所断。此谤道邪见...(术语)经论之题目。凡大乘经之首题,一部之总标也。总括一部,则归于题。广说题者,即一部也。故受持首题之名字,...佛云: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 佛云:念行大慈,安立众生。 佛云:...(人名)京兆人。玄奘之弟子。偏究律部。慨古人义章,未能尽善,撰四分律开宗记,以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等为宗,弹纠古...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弘化社32分本)...
我们看到那么多的经书,里面都是告诉我们觉悟的方法。佛教的经典是非常浩瀚的,分三藏十二部,从内容来讲不出戒、定...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注解上说,一个菩萨深深地了解到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痛苦的根源跟别人是完全...一、一个人之寿命长短及其价值,并非以活了多少岁月来算,而是以他利益众生之广度及深度来衡量。就以各位助念团的菩...情感是生命非常奇妙的特质,微细而复杂,通常人们都生活在自我营造的情感世界中,难能自拔,因此学习佛法,是必须要...
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只要念一句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可以感应到,消除罪难,得到安乐。初修的人,修行修不起...
古往今来《佛说阿弥陀经》有诸多的注疏,这些注解里面有三部我们要加以注意。第一是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第...
生与死,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题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及立场。这个主题,在近三十年来,渐渐受到东、西方...
文殊菩萨为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又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在华严法会上的二大肋侍,助佛弘化。 文殊师利,或称...
寂用湛然
【佛学大辞典】
上篇:寂 | 下篇:寂光 |
(杂语)烦恼缠绵身心而不使自由,故以名烦恼。...
十二缘起
庄户
谛所依处
九种大禅
斯陀含果
龙兴寺
显露秘密二教
无阿罗汉等
题
通说
怀素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一切都是我们自作自受

修学佛法不要永远停留在「知道」
为亡者助念的功德利益
佛教是如何看待情感的

只念一句观音圣号,菩萨就可以感应到

《阿弥陀经》的三部重要注疏

生死的体验及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