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凡二卷。隋代天台智顗述,门人灌顶记。又称普门品疏、别行义疏、观音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为天台五小部之一...(术语)为情爱所束缚也。出曜经曰:其有众生堕爱网者,必败正道。...为日本律宗之一派。以真言教旨为基础,依四分律及瑜伽师地论等大小乘戒而通受三聚净戒之作法。开祖为睿尊,本山为大...(故事)阿输迦王前世为童子,戏以土为麨奉佛,因受佛灭后二百年为大王之记别。万善同归集六曰:贫女献沈淀而位登支...【萨迦耶见于事不得决了】 p1420 杂集论一卷十六页云:问:萨迦耶见,当言于事了不了耶?答:当言于事不得决了。如...梵名 Pravara-deva-rāja-pariprcchā。凡七卷。陈代月婆首那译于天嘉六年(565)。又称胜天王经、胜天王问般若经、...华严宗三祖法藏以华严义海宏深、浩瀚无涯,故于所著华严经旨归中,将一部华严经教法之“事法界”归纳为相对之十种义...【唯法无众生而有杀罪】 p1009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八卷十六页云:问惟法无众生,云何而有杀罪?尊者世友说曰:如虽无...又作久成、久远古成、久远本佛、无始古佛。乃谓在印度摩揭陀国菩提伽耶菩提树下开悟成佛之伽耶始成(近成)之释尊(...(术语)判断经论之旨趣,解释其义理也。又裁断如来一代所说教义之大小浅深曰教相判释。四教仪曰:天台智者大师,以...【终殁所作变异】 p1037 瑜伽三十四卷七页云:云何观察内事终殁所作变异无常之性?谓由观见今时存活,安住支持。复...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出家后,有亲人看望我,说,你瘦了,天啊,你怎么瘦成这样。 出家人,心宽体胖的有很多,那是一种境界。像我这样瘦...
佛教善于讲故事,无论是人还是动物,作为生命体验者,都有各自的精彩,当我们在经典中读到种种譬喻,是否能由事入理...
无锡念佛的人逐渐增多。有个人烧得一手好素斋,凡是有打佛七的道场,都请他去做菜,他也因此有意无意地,每天都能听...
口德,就是说话的道德,也就是不出口伤人。生活中,一些人总是抱怨自己情感不顺、财运欠佳、小人太多、命运不公。可...
【如人梦中所见山川人物,皆依梦心所现。若无梦心,必无梦境。设无梦境,亦无梦心。故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全境即...
这古来有很多人哪,看着好像他这什么也不知道,后来还是弘扬佛法了。太白顶西边有一个虎山,那是白一马寺德老和尚出...一、佛教不是迷信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充满神话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充斥神灵的国度。 因此,在中国人观念中,神...
【时诸大众闻说地藏菩萨摩诃萨成就无量称赞功德。皆获希奇。得未曾有。尊重恭敬。皆大欢喜。至心谛观地藏菩萨。目不...
智旷〔《神僧传》卷第五〕
【历代名僧辞典】
释智旷。姓王氏。初母将孕。梦入流浴。童子乘宝船来投便觉有娠。及生长敏而重行。梁末为壮士。后离俗从道学长生术。及值高僧授戒为佛弟子。德行动人渐示潜迹。江陵张诠者二世眼盲。旷曰。尔家冢内棺枕古井。移坟开甃必获禳焉。因即随言瞽者见道。请求剃落。众咸惮之。便伐薪施僧空闲静虑。又言。涧有古钟可掘出悬寺。仁州刺史谓为诡惑。鞭背百下无惨无破。便送出台拘在尚方。有力者试以八尺械悬来捶膝。傍观谓言糜碎。而旷容既无挠肉亦无痕狱吏云。承居士能忍饥。便绝食七日。身色如故市衢见行验狱犹有。方信分身。大定三年从人乞草屩。今夜当急行。及三更合城火发。四门出人不泄。烧杀七千。旷在狱引囚二百安步而出。年将不惑始蒙剃落。进戒以后头陀。蛇弭床侧。每夕山隅四灯同照。士俗云赴奄成华寺。有一宰鸭而为斋者。鸭神夜告便曰。何有杀牲而充净供。自尔便断。曾度夏水徒侣数十欲住不可欲去无从。前岸两船无人将至。旷笑而举声呼之。船自截流直到。遂因济水。诫以勿传。又于咸阳造佛迹寺。有牛产犊出首还隐。已过信次母将亡。僧告旷知恻。答曰。此犊是寺居士。侵用僧物今来偿债。其羞不出牛母无他。因执炉呵戒犊子。疾当偿报何耻生乎。应言便出。神异冥征不可备载。以开皇二十九年九月二十四日终于四望开圣寺。自克终期。天香满室。合寺音乐。西南而去。
上篇:智顗〔《神僧传》卷第五〕 | 下篇:法充〔《神僧传》卷第五〕 |
为唐末曹洞宗越州乾峰禅师之上堂开示语;谓到达悟境必须舍除、解脱二种光与三种病。二光,即能取光、所取光。能取光...
观音义疏
爱网
真言律宗
土麨
萨迦耶见于事不得决了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十对
唯法无众生而有杀罪
久远实成
判释
终殁所作变异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我看出家前后那些人生无常

佛教里的譬喻故事

天天听佛号,也有大功德

要想运势好,口德很重要

梦里的境界是怎么出现的

这些旁人眼中的傻子其实都是高僧
积极向上的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