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判断经论之旨趣,解释其义理也。又裁断如来一代所说教义之大小浅深曰教相判释。四教仪曰:“天台智者大师,以五时八教判释东流一代圣教,罄无不尽。”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受用境界果】 p0730 瑜伽三十一卷二页云:受用境界果者:谓爱非爱业增上所起六触所生诸受。...据出曜经卷十载,如来教法将灭时,有七种秽行,即:(一)百岁持戒,为恶所破。指有持戒满百年者,于一弹指顷,为恶知...(天名)可洪音义一曰:因坻,音迟,亦言因提。此云主,谓天主帝释也。...禅林用语。意指清苦参禅,修治完美。景德传灯录卷十一径山洪諲条(大五一·二八四下):“‘一毫穿众穴时如何?’师...(杂名)Udaka,又作郁持迦,忧陀伽,乌娜迦等。水之别名。涅槃经十三曰:随其种类,说言其水。或言波尼,或言郁持...(杂语)谓系属于一定寺院而投信施之俗家也。檀为檀那或檀越之略,施与之义。...(杂名)金色之莲华也。观无量寿经曰: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持金莲华,化作五百化佛,来迎此人。...乃日本新义真言宗之大本山。通称根来寺。位于和歌山县那贺郡岩出町。大治五年(1130),觉鍐于高野山建传法院,后并...【殟波陀】 p1298 世亲释八卷九页云:云何菩萨其施清净等者:谓诸菩萨,拔除悭足而行惠施。殟波陀者:显目生起;密...梵语 divya-?rotra-abhijā。指天耳与识相应之智慧。与“天耳通”同义。(参阅“天耳通”1348) p1348...【善达法界】 p1141 瑜伽九十四卷三页云:诸有获得无碍解故,名句文身、随欲自在;是故说名善达法界。由于法界善通...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古人常说:人生在世,苦乐参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遇到境界来的时候...
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了解因果吗?懂因果吗?很多居士肯定在心里面说我懂啊,我当然懂啊,学佛的人能不懂因果吗。其...
净业善知识首先要知见正确,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对小乘的三法印、大乘的一法印能够比较接近,这是第一个判别。即...
【原文】 本朝尊宿①,自洪武②至今,殆不多见。无论唐宋,只如元之中峰③、天如诸老,今代唯琦楚石④一人可与驰骋...
野狐狸黑夜遁入厨房,饱餐一顿后便睡着了。睡到天亮不能逃窜,于是野狐狸假装死亡,等待人将自己抛弃。不一会儿,果...
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时候问他修行的品位,他说自己如果不领众就一定会得六根清净位...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学佛就是为...大藏经里面有段故事:在一个深山里面,有七个人志同道合,发愿修行,他们认为人生险恶,人在世间几十年时间,生命不...
判释
【佛学大辞典】
上篇:判教 | 下篇:伺 |
【六处缘触】 p0303 瑜伽十卷七页云:问触:以三和合为缘;何故此中但说六处为缘?答:若有六处,定有余二。无阙故...
受用境界果
七秽行
因坻
光靴
郁持
檀家
金莲华
大传法院
殟波陀
天耳智
善达法界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跟人结怨痛苦过日,不如原谅包容过日

我们真的了解因果,懂因果吗?

净土宗善知识的标准

不可妄自尊大而轻视古德,又不可甘心暴弃而不为豪杰

野狐狸之喻

【推荐】弥陀经中「一心不乱」与「系念不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