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巴利语 vīmajsā-samādhi。为增大“四神足”中之第四“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而得之禅定。[清净道论三](参阅...(譬喻)贪爱之流。贪爱能惑溺人心,譬如暴流也。心地观经一曰:善逝恒为妙法船,能截爱流超彼岸。...真佛与真土之并称。乃净土宗谓阿弥陀佛自证妙境界之佛土、佛身,亦即真实之行信而获往生者所见之佛土。(参阅“真土...(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第十四。观无量寿经曰: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声闻独觉菩萨诸根差别五种】 p1396 瑜伽五十七卷十九页云:问:声闻独觉菩萨诸根,有何差别?答:当知差别,略有...为四分律卷九所举六种钵之一,产于乌伽罗国,为钵中之上品。[盂兰盆经疏卷下] p4176...系三乘所修所观之法门。即:(一)蕴善巧,指五蕴。(二)处善巧,十二处。(三)界善巧,十八界。(四)缘起善巧,十二因缘...【得果初】 p0994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五卷一页云:得果初者:谓得阿罗汉果初尽智时。...指向上转。又作上转门。与“下转”对称。始觉为自利而上进,称为上转;本觉为化他而下向,称为下转。即真言行者发心...【菩萨以何作意】 p1130 瑜伽七十九卷三页云:问:菩萨当言以何作意?答:悟入所知境界边际,及作一切利众生事,以...理乃所观之道理,智乃能观之智慧。真如之理与悟得此理之智慧相应,称为理智相应。能观之智与所观之理一致者,称为理...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在一个村庄里,一位年轻的村妇和她的婆婆关系非常不好。她觉得婆婆一直都和她作对,处处为难她。她心里总是想着如何...
我们再看第三个,业果的问题。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 前面的整个世界、众生的产生都还是第八识,到了这一段如是扰乱...
原文: 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汝但舍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世界佛教论坛有个主题叫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如何认识这个心,有没有这个心?《楞严经》在它的开篇,阿难尊者为我们这...
佛在楞严经中指出六道轮回中的众生:纯想即飞(生天),纯情即堕,情多想少要堕入三恶道,而人道则是处在情想均等的...有福不享不是傻瓜吗?很多人希望享福,实际上享福的人却是没有福的人。我们现在提倡心灵环保、礼仪环保、生活环保,...
各位腾讯佛学的网友们,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借腾讯佛学的平台,跟大家结法缘,特别是马上要到我们农历的丙申...
经过一整个夏日高温煎熬,终于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也就是说不同的季节应该遵循...
通公〔《神僧传》卷第四〕
【历代名僧辞典】
通公道人者。不知其氏族。居处无常所语狂谲。然必有应验。饮酒食肉游行民间。侯景甚信之。扬州未陷之日。多拾无数死鱼头积于西明门外。又拔青草荆棘栽市里。及侯景渡江。先屠东府一城尽毙。置其首于西明门外。为京观焉。朝市破落所在荒芜耳。通公言说得失于景不便。景恶之。又惮非常人不敢加害。私遣小将于子悦将武士四人往候之。景谓子悦云。若知杀者勿害。不知则密捉之。子悦立四人于门外。独入见通脱衣火燎。逆谓子悦曰。汝来杀我。我是何人。汝敢辄杀。子悦作礼拜云不敢。于是驰往报景。景礼拜谢之。卒不敢害。景后因宴召通。通取肉搵盐以进于景。问曰好否。景曰太咸。通曰不咸则烂。及景死数日众以盐五石置腹。中送尸于建康。市百姓争屠脍羹食皆。尽后竟不知所去。
上篇:达磨〔《神僧传》卷第四〕 | 下篇:僧林〔《神僧传》卷第四〕 |
据灌顶经卷十二载,阎罗殿内有一记录世人所犯罪过之籍册,此籍册系由地下鬼神依照世人所造诸恶而奏上,最后由阎罗王...
观定
爱流
真佛土
上辈观
声闻独觉菩萨诸根差别五种
乌伽罗国钵
十善巧
得果初
上转
菩萨以何作意
理智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让爱生爱--婆媳关系

【推荐】整个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变现出来的

有这样的信心,才算得上深信净土
了解真心就不会认贼为子,以妄为真

情重是堕三恶道之因
享福是没有福的人

猴子在佛法中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