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无取】 p1041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页云:言无取者:谓无所住识。无有趣入名色事故。自体永不生故。 二解 瑜伽八十...指菩萨修行过程中之十地与等觉、妙觉之阶位。大日经疏卷十(大三九·六八九中):“一岁十二月而成,还复本际得其元...(地名)Vṛji,毗舍离国Vaisāli之地名。佛灭后百年此地比丘行十事。...小劫者,一增一减,为一小劫。 一、增劫 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增劫之极。 二、...又作托事观、历事观。为天台宗止观义例所说三种观心法之一。即假托事义以成修观。如观王舍城之王为心王,舍为五阴,...无上正等正觉的简称,亦即佛的觉悟。...【俱有】 p0924 世亲释四卷六页云:一时转故,说名俱有。...【身根】 p0674 集论一卷三页云:何等身根?谓四大种所造,身识所依清净色。 二解 五蕴论一页云:云何身根...【四种奢摩他】 p0446 瑜伽七十七卷四页云:复有四种。谓慈悲喜舍四无量中,各有一种奢摩他故。...(术语)律中之罚名。译曰别住。犯戒者与别房使之独住,不与僧共同住也。羯磨疏四下曰:波利婆娑,此名别住。别与下...据菩萨璎珞经卷十一载,须菩提请问佛之色身如何,佛以三业清净作答,即:(一)身业清净,谓身之所行能防塞一切不善之...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问: 师父,您好!我想请问您一下: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人来到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谢谢! 如瑞法师答: 这个问...从前印度南面海边,有一个名叫那梨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人,都以采收珍珠和种植檀香为生。 那梨国里有一家,只有兄弟...
第一要看破世间一切境界,不随妄缘所转。 第二要为生死大事,决定铁石心肠,不被妄想攀缘以夺其志。 第三要将从前夙...常听两种声音: 自己良心忠告,他人善意批评。 常看两样东西: 别人的长处,自己的短处。 常想两件事情: 别人的好...在讲这封信之前,首先要讲讲唐朝古灵神赞禅师度他师父开悟的一段因缘: 古灵神赞禅师,他出家后在大中寺学法。后来...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菩萨,我们内心要面对很多的境缘,你要断恶、修善、度众生,而这三个功德都必须在所缘境中完成。问...【像末】 像法与末法。见正像末条。 【像法】 正像末三时之一,像者相似,在佛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代,其后一千...
我们造作的无量无边的恶业要忏除,靠其他的忏法,效果都不是很好。无论是事忏、理忏、作法忏,忏法很多,但是一切忏...
求那跋摩〔《神僧传》卷第三〕
【历代名僧辞典】
求那跋摩。此云功德铠。本剎利种。累世为王治在罽宾国。年十四便机见俊达深度。仁爱泛博崇德务善。其母尝须野肉令跋摩办之。跋摩曰。有命之类莫不贪生。夭彼之命非仁人矣。年二十出家受戒。洞明九部博晓四舍。诵经百余万言。深达律品妙入禅要。时人号曰三藏法师。至年三十罽宾国王薨。绝无绍嗣。众咸议曰。跋摩帝室之胤。又才明德重。可请令还俗以绍国位。群臣数百再三固请。跋摩不纳。乃辞师违众林栖谷饮。孤行山野遁迹人世。后至阇婆国。初未至一日阇婆王母夜梦见一道士飞舶入国。明旦果是跋摩来至。王母敬以圣礼从受五戒。母因劝王曰。宿世因缘得为母子。我已受戒而汝不信。恐后生之因永绝今果。王迫以母敕。即奉命受戒。渐染既久专精稍笃。顷之邻兵犯境。王谓跋摩曰。外贼恃力欲见侵侮。若与斗战伤杀必多。如其不拒危亡将至。今唯归命师尊不知何计。跋摩曰。暴寇相攻宜须御捍。但当起慈悲心勿兴害念耳。王自领兵拟之。旗鼓始交贼便退散。王遇流矢伤脚。跋摩为咒水洗之。信宿平复。后为跋摩立精舍。躬自琢材伤王脚指。跋摩又为咒治之。有顷平复。时京师名德沙门慧观慧聪等远挹风猷思欲参禀。以元嘉元年九月。启文帝求迎请跋摩。帝即敕交州刺史令泛舶延致。观等又遣沙门法长道冲道隽等往彼祈请。文帝知跋摩已至南海。于是复敕州郡令资发下京。路由始兴经停岁许。始兴有虎市山。仪形耸峙峰岭高绝。跋摩谓其仿佛耆阇。乃改名灵鹫。于山寺之外别立禅室。去寺数里磬音不闻。每至鸣椎。跋摩已至。或冒雨不沾。或履泥不污。时众道俗莫不肃然增敬。寺有宝月殿。跋摩于殿北壁手自画作罗云像。及定光儒童布发之形。像成之后每夕放光。久之乃歇。始兴太守蔡茂之深加敬仰。后茂之将死。跋摩躬自往视说法安慰。后家人梦见茂之在寺中与众僧讲法。此山本多虎灾。自跋摩居之。昼行夜往。或时值虎以杖按头抒之而去。跋摩尝于别室坐禅。累日不出。寺僧遣沙弥往候之。见一白师子缘柱而立。亘室弥漫生青莲花。沙弥惊恐大呼。往视师子豁无所见。未终之前预造遗文偈颂三十六行。自说因缘云。已证二果。手自封缄付弟子阿沙罗云。我终后可以此文还示天竺僧。亦可示此境僧也。既终之后即趺坐绳床。颜貌不异似若入定。道俗赴者千有余人。并闻香气芬烈。咸见一物状若龙蛇。可长一匹许。起于尸侧直上冲天。莫能诏者。即于南林戒坛前。依外国法阇毗之。春秋六十有五。
上篇:昙谛〔《神僧传》卷第三〕 | 下篇:僧亮〔《神僧传》卷第三〕 |
(职位)禅林主大众床座及斋粥等杂事之役也。僧史略中曰:典座者谓典主床座九事,举座一色以摄之,乃通典杂事也。僧...
无取
十二地
跋阇
小劫
托事观
无上正觉
俱有
身根
四种奢摩他
波利婆沙
清净三业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人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
技能与家财

憨山大师开示学道十要
智者求其实,愚者求其名
复无锡尤惜阴居士书讲记

遇到不如意的境界,起烦恼也没用
佛学常见辞汇(十四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