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假说名】 p1027 瑜伽八十一卷二页云:假说名者:谓呼贫名富。若余所有不观待义,安立其名。...据菩萨地持经卷七载,大乘菩萨施用之善巧方便,于内起佛法者有六种,于外成熟众生者有六种,计十二巧方便。内起佛法...(经名)一卷,失译。般舟三昧经之异译。般舟经由拔陂菩萨之请而说。拔陂为跋陀婆罗之略称,译作贤护。...一初禅俱有初禅以下之欲界,名一世界。一世界具一日月四天下。四天下者,即四洲也。...(名数)人死由宿业及其他理由而别为四种:一寿尽财不尽死,寿命尽而死也。二财尽寿不尽死,为贫苦饥死冻死者。三寿...略称成菩提。即密教用以显发一切众生本有之大菩提心,以资自他共成菩提之印明。密教修法之际,结诵召罪、摧罪、除业...指为了引导和教化众生而采用的手段、方法或语言。...【时施设建立】 p0917 此声明处六相之四。瑜伽十五卷二十二页云:云何时施设建立?谓有三时声相差别。一、过去...【邪见业道有三种】 p0673 瑜伽六十卷十页云:复次若作是心;诸有此见,拨无施与,乃至广说。彼于王等、获大供...【四种转轮王】 p0445 瑜伽二卷十八页云:此转轮王,复有四种。或王一洲,或二三四。王一洲者:有铁轮应。王二洲者...(地名)Pāṭaliputra,又作波吒厘子,波吒利弗,波吒罗,波吒梨耶,波罗利弗多罗,巴连弗。本为树名。遂以名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有一个村子里面的一个小混混,加入了当地的一个黑社会,常常去打架,打劫人家的财物。他的一个舅舅是一个佛弟子,看...
什么是痛苦之门呢?《楞严经》讲主要就是我们攀缘的心。我们向外攀缘,所以我们打开了生死痛苦之门。 攀缘心是怎么...有一位安养比丘尼,住在一座寺院,平常待人慈悲,对人都很爱护、关怀,因此赢得大家的爱戴。有一天半夜,一位小偷潜...问: 法师,对于初学者,尤其是想修净土的人请您给一些建议。 宏海法师答: 学佛讲解行并进。解的过程,就是我们对...宋代长芦宗赜禅师,他是禅宗的大德,这个长芦宗赜禅师是一个孝子,大孝子,他把自己的母亲迎到寺院,就引导她念佛。...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给弟子们说法,有一个好像是怀孕的妇女来到了佛说法的地方,她手指着佛就骂:...第一日、大师开示云:念佛七以弥陀经中有: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
学佛的想求解脱,我们知道,不想执著,不想烦恼,这么容易吗?离得开吗? 咱们比较而言,现在我们比社会上的人为名...
昙无竭〔《神僧传》卷第二〕
【历代名僧辞典】
释昙无竭。此云法勇。姓李氏。幽州黄龙人。幼为沙弥便修苦行持戒诵经。为师僧所重。尝闻法显等躬践佛国。乃慨然有忘身之誓。遂以宋永初元年招集同志沙门僧猛等。共赍旛盖供养之具。远适西方。初至河南国。仍出海西郡。入流沙到高昌。郡经历龟兹沙勒。诸国登葱岭度雪山。进至罽宾国礼拜佛钵。停岁余学梵书梵语求得观世音受记经梵文一部。复西行至辛头那提河。缘河西入月氏国。礼拜佛肉髻骨及睹自沸水船。后至檀特山南石留寺。住僧三百余人。杂三乘学。无竭停此寺受大戒。复行向中天竺界。路既空旷唯赍石蜜为粮虽屡经危棘。而系念所赍观世音经。未尝暂废。将至舍卫国。中野逢山象一群。无竭称名归命。即有师子从林中出。象惊惶奔走。后度恒河。复值野牛一群。鸣吼而来。将欲害人。无竭归命如初。寻有大鹫飞来。野牛惊散。遂得免之。后于南天竺随舶泛海达广州。其所译出观世音受记经。今传于京师。后不知所终。
上篇:佛陀耶舍〔《神僧传》卷第二〕 | 下篇:佛驮跋陀罗〔《神僧传》卷第二〕 |
(术语)六度万行持戒持斋等,是庄严佛法外面之假装,非真佛法也。临济录曰:祇如诸方说六度万行以为佛法,我道是庄...
假说名
十二巧方便
跋陂菩萨经
一世界
四种死
成菩提心
方便
时施设建立
邪见业道有三种
四种转轮王
波吒厘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持戒保了自己一命

打开生死痛苦之门
感化的教育
初学净土法门从哪儿入手
华严大士赞叹净土法门

佛陀遭诽谤的因果故事
太虚大师《佛七开示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