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书名)有二部:一无著造,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之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一马鸣造,罗什译之大庄严论,十五卷。...【生因】 五因之一,谓地、水、火、风四大种,为生起色法的原因。参阅‘五因’条。...凡九十八卷,另有目录二卷。清代曹洞宗僧位中净符编撰于康熙十一年(1672)。明末临济宗僧费隐通容于五灯严统一书中...上道者,谓上软、上中上、上三品道,由此道故,能舍三界所系地地中软上软中软软三品烦恼。 如是软中上品道,复各别...(地名)扶南国之异称。寄归传一曰:跋南国,旧曰扶南。先是裸国,人多事天,后乃佛法盛流,恶王今并除灭,迥无僧众...(名数)一胜解行地,地前三十心也。二普贤地,十地也。三大普贤地,等觉也。四普眼照地。佛果也。良贲仁王经疏引三...方便有余土的简称,即二乘与没有证得法身的菩萨所住的国土。...即由过去之善恶作用,于今闻法有四位之别。此四位为:(一)恶用偏增,此位不得闻法。如法华经卷七所说,增上慢之人,...全一卷。吴·支谦译。又作四不如愿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言佛陀对纯陀长者说人生在世有四愿,即欲吾身长寿康泰、...(传说)西域记八谓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受业。学徒一日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怅望。同俦谓曰:汝何忧?曰:...(人名)又作阐那,车匿,阐择迦。比丘名。太子出城时为御马者。六群比丘之一。【又】外道六论之一。百论疏上之下曰...(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净土宗念佛法门最重要的特色,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也就是说身为一个念佛的修行者,我们不管是平常的消除灾障,或...念佛(称念阿弥陀佛)法门,有三种特征:一、他增上,二、易行道,三、异方便。此三者,在一切佛法中,无论是大乘或小...
作为肉类的替代品,仿荤实物似乎是素食餐厅的必备。仿荤味道很好,也不真是肉,为什么要拒绝呢?今天我们从常见的五...八敬法,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等,简称为八敬法。这是佛陀规定比丘尼众应须恭敬比丘...
有一种人,虽然他有一点智慧,但不是真正的智慧。或者他从书本上了解了一些东西,或者有一点禅定的功夫,或者从邪师...【去执】 去掉对一切事物、理论、思想以及意见等的固执。 【平等】 没有高下贵贱深浅等的差别。 【平等心】 对一...
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佛遗教经) 这里,损减智慧是指心落在世间的分别见...不气歌(一) 夫妻相伴不生气,气急败坏家风气。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暗生闷气有谁知,气出病来无人替...
佛驮跋陀罗〔《神僧传》卷第二〕
【历代名僧辞典】
佛驮跋陀罗。此云觉贤。本姓释氏。迦维罗卫人。甘露饭王之苗裔也。幼丧父母从祖鸠婆利。闻其聪敏兼悼其孤露。乃迎还度为沙弥。至年十七。与同学数人俱以习诵为业。众皆一月贤一日诵毕。其师叹曰。贤一日敌三十夫也。及受具戒修业精勤。博学群经多所通达。少以禅律驰名。常与同学僧迦达多。共游罽宾同处积载。达多虽服其才明。而未测其人也。后于密室闭户坐禅。忽见贤来。惊问何来。答云。暂至兜率致敬弥勒。言讫便隐。达多知是圣人。未测深浅。后屡见贤神变。乃敬心祈问。方知得不还果。常欲游方弘化备观风俗。会有秦沙门智严。西至罽宾睹法众清净。乃慨然东顾曰。我诸同辈斯有道志。而不遇真匠发悟莫由。即咨询国众孰能流化东土。佥云。佛驮跋陀。其人也。严既要请苦至。贤遂愍而许焉。于是舍众辞师。裹粮东逝。步骤三载绵历寒暑。既度葱岭。路经六国。国主矜其远化。并倾怀资奉。至交址乃附舶循海而行。经一岛下。贤以手指山曰。可止于此。舶主曰。客行惜日调风难遇。不可停也。行二百余里。忽风转吹舶还向岛下。众人方悟其神。咸师事之听其进止。后遇便风同侣皆发。贤曰。不可动。舶主乃止。既而有先发者。一时覆败。后于暗夜之中忽令众舶俱发。无肯从者。贤自起收缆。唯一舶独发。俄尔贼至。留者悉被抄害。顷之至青州东莱郡。闻鸠摩罗什在长安。即往从之。什大忻悦。共论法相振发玄微。多所悟益。时秦主姚兴专志佛法。供养三千余僧。并往来宫阙盛修人事唯贤守静不与众同。后语弟子云。我昨见本乡有五舶俱发。既而弟子传告外人。关中旧僧咸以为显异惑众。僧道恒等谓曰。佛尚不听说已所得法。先言五舶将至虚而无实。又门徒诳惑互起同异。既于律有违理不同止。宜可时去勿得停留。贤曰。我身若流萍去留甚易。但恨怀抱未伸。以为慨然耳。于是与弟子慧观等四十余人。俱发神志。从容初无异色识真之众咸共叹惜。道俗送者千有余人。姚兴闻去怅怏。乃谓道恒曰。佛贤沙门挟道来游欲宣遗教。缄言未吐良用深慨。岂可以一言之咎令万夫无导。因敕令追之。贤谓使曰。诚知恩旨无预闻命。于是率侣宵征。南指庐岳。沙门释慧远久服风名。闻至欣喜倾盖若旧。远以贤之被摈过由门人。若悬记五舶止说在同意。亦于律无犯。乃遣弟子昙邕致书姚主及关中众僧解其摈事。远乃请出禅数诸经。贤志在游化居无求安。停山岁许。复西适江陵。遇外国舶主。既而讯访。果是天竺五舶先所见者也。倾境士庶竞来礼事。其有奉施悉皆不受。持钵分卫不问豪贱。时陈郡袁豹为宋武帝太尉长史。宋武南讨刘毅。豹随府届于江陵。贤将弟子慧观诣豹乞食。豹素不敬信。待之甚薄。未饱辞退。豹曰。似未足且复少留。贤曰。檀越施心有限。故令所设已罄。豹即呼左右益饭。饭果尽。豹大惭愧。既而问慧观曰。此沙门何如人。观曰。德量高远非凡所测。豹深叹异以启太尉。太尉请与相见甚崇敬之。资供备至。俄而太尉还都。请与俱归安止道场寺。以元嘉六年卒。春秋七十有一。
上篇:昙无竭〔《神僧传》卷第二〕 | 下篇:昙邃〔《神僧传》卷第二〕 |
(术语)断感业曰子断,离苦果曰果断,有余涅槃之阿罗汉,断子缚而未断果缚也。涅槃经二十九曰:解脱二种:一者子断...
庄严论
生因
祖灯大统
上道
跋南国
四种地
方便土
善恶四位
四愿经
波吒厘子城缘起
阐陀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推荐】临终时会有两种力量浮出水面
印顺法师:念佛法门三特征

仿荤素食不是肉,为什么也要少吃
比丘尼的八敬法

莫被邪见和狂慧所误
佛学常见辞汇(五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