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六度万行持戒持斋等,是庄严佛法外面之假装,非真佛法也。临济录曰:“祇如诸方说六度万行以为佛法,我道是庄严门佛事门,非是佛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作呗师。善于唱梵呗,或法会时唱如来呗、云何呗等之歌咏者。 p4072...(一)梵语 ?āstra 或 abhidharma,巴利语 abhidhamma。为论藏之略称。系三藏之一。音译阿毗达磨、阿毗昙、毗昙。意...亦名:遥掷口中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有病,若被系缚掷口中而食者。”(含注戒本卷下·九·一六)...【俱生法】 p0926 品类足论六卷十五页云:俱生法云何?谓有为法。有生相故。...(经名)有三部:一、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三卷,唐不空译。一、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职位)副寺之旧称。司寺内之出纳者。百丈清规副寺条曰:副寺者,古规曰库头。今诸寺称柜头,北方称财帛,其实皆此...(界名)泥梨Niraya,译曰地狱。又曰不幸处。与那落迦Naraka梵语全异。...(一)思惟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称为解;系与“信”、“证”相对之词,例如“十解”相对于“十行”、“十住”。此...(譬喻)有人为王所逼走旷野,有旃陀罗五人各持刀逐其人。五刀譬人之五阴也。见涅槃经二十三,杂阿含经四十三。...(譬喻)喻比丘之持戒坚固者。遗教经曰: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如着铠入阵。...指崇拜、信仰众多神祇之宗教。此类多神教,始于原始社会后期,当时的人类经由生活上之学习,而对大自然产生恐惧或欢...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眼 我们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觉地注视着这个世界,有时即便是在梦中,也要把一切看个真切。这个世界充满虚幻的色彩...
大家来东林寺,大部分是有向道之心的,不是求五欲享受,而是来求佛法的。 传印长老作的《四季道情》中,讲到冬季时...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心思想。十法界十如是,我们把它念一遍。 如是相、性、体、力...
每一个法门的修行都是以信心为根本,站在净土法门的角度你要生起三种信心:一、弥陀大愿力:佛力不可思义,你要对弥...
一心可现十法界 一切境界都是从心所现。一心可现十法界。心有善念,则入三善道;心有恶念,则现三恶道境;心念声闻...有人伤害我们,他一定会内疚、悔恨,决不可再思报复。切记:冤冤相报,永无了时。何况报复只有更加深伤痕的痛苦,远...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禅师向大人说:你为我开田,我为你说大义。...
【原文】 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之耳。沈檀脑麝,只为两窍之鼻。食前方丈,只为三寸之舌。妙...
庄严门
【佛学大辞典】
上篇:庄严劫 | 下篇:庄严论 |
(1278~1346)日本临济宗僧。京都人,俗姓藤原。法名师炼。幼时颖悟而好读书,时人称文殊童子。十岁,在比睿山出家...
呗士
论
揣饭掷口中戒开缘
俱生法
教王经
库头
泥啰耶
解
五刀
着铠入阵
多神教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看看您的六根是如何被欺骗

四依法之「依法不依人」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推荐】在净土法门里你要生起三种信心

【推荐】念佛能否往生,但问自心,不必他求
宽恕他人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