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唐初印法师所立二教之一。卢舍那所说之华严经也。非逐众生之机委曲说权实之法,乃称于法性之理,顿说平等一...【揵陀罗】 或劫宾那,此云黄色,中央戊己,镇星属土。...【明昱】 明代唯识宗僧人。吴人,字高原。万历年间为名儒王肯堂讲成唯识论,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并将当时之讲义录...全一卷。唐代不空(705~774)译。又作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观自在如意轮菩萨念诵法、如意轮念诵仪轨、如意轮...亦名:自恣日 子题:依闰安居七月十五日自恣、不依闰数满九十日自恣、因诤增减自恣、诤事增减自恣、增减自恣、修道...(人名)又云日出论者。小乘十八部中经量部之元祖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日出论者即经部本师,佛去世后一百年中,北印...(经名)有二本:一、唐不空译,题曰毗沙门天王经。一、赵宋法天译,题曰佛说毗沙门天王经。...【缘大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p1306 瑜伽七十七卷五页云:若缘乃至所受所思契经等法,为一团等,作意思惟;非缘各别...划分释迦一代之教法为三段,此乃日僧日莲依天台宗之五时教判,而主张以法华经为佛教之中心教理所立之名目。日莲将释...(仪式)为入佛所行之法会供养也。...【修治意】 p0900 瑜伽八十四卷四页云:修治意者:为欲悟入甚深义故。...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女儿从北京回来,除了带给两老一些礼物外,还有一只猫。女儿从小有慈悲心肠,对小动物有特殊的感情,长大后,女儿对...
不学佛的人对佛法存在怎样的误解呢?有一次,一位不信佛的游客问一位师父:你们寺院里搞的是什么玩意儿?因为他没有...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 生之苦,...我们在工作时,无论与谁互动,都要以尊重的态度,将对方视为菩萨。像在法鼓山团体中,大家会互称对方为菩萨,就是将...
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这是不变的真理。可是,有许多人只看到现实的、眼前的利益,只想到自己一时的方便,没想到...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答道:佛从无为来,灭...
念佛首先要有信心、有愿心、还要有三种心。这三种心就是深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这个深心就不是浅的心,是你深深...
问: 法师给众生治病收费是否合适? 大安法师答: 一个出家人给众生治病,当然首先还要出于慈悲心,不要把它作为一...
竺佛调〔《神僧传》卷第一〕
【历代名僧辞典】
竺佛调者。未详氏族。事佛图澄为师。住常山寺积年。业尚纯朴不表饰言。时咸以此高之。常山有奉法者。兄弟二人居去寺百里。兄妇疾笃。载出寺侧以近医药。兄既奉调为师。朝昼常在寺中咨询行道。异日调忽往其家。弟具问嫂所苦共审兄安否。调曰。病者粗可卿兄如常。调去后弟亦策马继往。言及调旦来。兄惊曰。和尚旦初不出寺。汝何容见。兄弟争以问调。调笑而不答。咸共异焉。调或独入深山一年半岁。赍干饭数斗。还恒有余。有人尝随调山行数十里。天暮大雪下。调入石穴虎窟中宿。虎还共卧窟前。调谓虎曰。我夺汝处有愧如何。虎乃弭耳下山。从者骇惧。调后自克将亡之日。远近皆至。悉与语曰。天地长久尚有崩坏。岂况人物而求永存。若能荡除三垢专心真净。形数虽乖而神会必同契。众咸流涕固请。调曰。死生命也其可请乎。调乃还房端坐。以衣蒙头奄然而卒。后数年调白衣弟子八人。入西山伐木。忽见调在高岩上。衣服鲜明姿仪畅悦。皆惊喜作礼。和尚尚在耶。调曰。吾常在耳。具问知旧可否。良久乃去。八人便舍事还家。向诸同法者说。众无以验之。共发冢开棺不复见尸。唯衣履在焉。
上篇:佛图澄〔《神僧传》卷第一〕 | 下篇:法慧〔《神僧传》卷第一〕 |
日本佛教用语。指每年由官府允许一定名额之得度出家者。又称年料度者、年分学生、年分者、年分。此制之起源不详,于...
平等教
揵陀罗
明昱
如意轮菩萨念诵法
自恣时节
譬喻师
毗沙门经
缘大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一代三段
入佛供养
修治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一只猫的故事

【推荐】不学佛的人对佛法存在怎样的误解呢
人生的种种苦
圣严法师《如何与难沟通的人一起工作》

给人方便等于给自己方便
佛今在何处

念佛要具足三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