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破坏戒律之五种过失。即自害、为智者所诃斥、恶名流布、临终生悔、死堕恶趣。[四分律卷五十九](参阅“破戒”423...复有分位同行相应,谓与乐受诸相应法,与苦受不苦不乐受诸相应法。...亦名:漫石 资持记释云:“曼石,准(善见)论曼字从水,谓无楞角也。”(事钞记卷六·一五·一八)...(公案)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见会元四赵州章,光明藏中,无门关。...【逮得第一现法乐住】 p1187 佛地经论二卷十二页云:逮得第一现法乐住者:证得不退胜静虑故。...梵语 upabrjhana。乃长养一切物之原因,即谓地水火风四大种为长养一切物之原因。为五因之一。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二...(菩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上行北端之第二位。梵号怛他誐多母你多,译言如来喜,密号曰祢法金刚。司四无量心中之喜...(一)位于日本镰仓市山内村。日本临济宗圆觉寺派大本山。山号瑞鹿山。昔为定额寺。日本弘安五年(1282),北条时宗所...(饮食)梵名Piṇḍa,四食之一,旧译云搏食或团食,吾人常用之食物也。香味触为体,分分段段受用,以资益身分,故...又名神足通,或神境通,五通之一。变现自在,故名如意;飞行自在,故名神足;能在六尘境界中变化自在,故名神境。...禅林中师家指导学人之际,大抵皆手持此物,作为点醒学人悟道之工具。又作竹篦子。据天圣广灯录卷十六汝州叶县广教院...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修供养者。忆念一切佛法僧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 修完了供养,你要静思。这是你在拜忏进了忏堂的时候,供养...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1、人无远虑,必有近...
一个科学家早上起床没找到拖鞋,有点恼火。当他没注意到自己在生气,他去卫生间洗簌,这时候生气一直在自己生长,他...
原文: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造重业,纵杀心,结深怨,感苦果,皆由一杀所致。是...1、吃亏:吃亏是福。 并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庆幸,并非所有的幸运都值得高兴,并非所有的痛苦都令人难以忍受。吃亏往...
觉明妙行菩萨对常摄说: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却你一生大事。这个点示确实具有深切的因缘,内涵很深广。这个...【普劝修持一。或人问孔子曰:人有迁家而忘其妻者。有诸?孔子曰:又有甚焉。桀纣则忘其身。若以道眼观之,今人皆忘...目犍连救母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时,突然想起生身的母亲;因为母亲在世间时贪、瞋、痴的行为三...
修治意
【法相辞典】
【修治意】 p0900 瑜伽八十四卷四页云:修治意者:为欲悟入甚深义故。
上篇:修慧 | 下篇:修自性 |
【世俗智】 p0508 瑜伽六十九卷九页云:谓世俗智、或善,或不善,或无记;或有漏,或无漏;唯是世间。无漏者、谓于...
破戒五过
分位同行相应
曼石
平常心是道
逮得第一现法乐住
养因
如来喜菩萨
圆觉寺
段食
如意通
竹篦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修供养者,应忆念三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

《论语》精华50句

【推荐】及时把情绪处理掉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
一生中不必计较的20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