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又云日出论者。小乘十八部中经量部之元祖也。唯识述记二本曰:“日出论者即经部本师,佛去世后一百年中,北印度怛叉翅罗国有鸠摩逻多,此言童首,造九百论。时五天竺有五大论师,喻如日出明导世间,名日出者。以似于日,亦名譬喻师。或为此师造喻鬘论,集诸奇事,名为譬喻师。经部之种族,经部以此所说为宗,当时犹未有经部,经部四百年中方出世故。”因之而古摄论谓之经部师,新摄论谓之譬喻师。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二物融为一体而无差别。即不二不离之义,谓二物互为表里、互不相离。又作相即。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娑婆即...(一)(1537~1593)明代僧。湘潭人,俗姓罗。号象先。生而颖异,年十五补诸生,遇家难,遂投南岳出家,依宝珠和尚受...(1662~1695)清初临济宗僧。陕西陵零人,俗姓张。号天翼。幼时由父母送往灵山寺净月门下剃发,九岁即受学楞严经,...(天名)在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西门榜水天之左。主水天之定德。白黄色,头顶七龙。右手持龙索,左拳当腰,坐筵上...(名数)(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空空(五)大空(六)胜义空(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梵名 Sajghānanda。意译作众喜。即求那跋摩(梵 Gunavarman,意译功德铠)之父名。求那跋摩系北印度罽宾国人,刹帝...【所缘诸法差别】 p0742 瑜伽六十五卷十五页云:复次由五相故;建立所缘诸法差别。何等为五?一、有善作意所缘...为涅槃经、摩诃止观所举之譬喻。谓医者以牛乳为治病之良药,然以牛所摄之食及放牧之条件有异,其乳或为甘露,或为毒...推测思考之意。心虽无形,然随念之起动,有:未起(未起之位)、欲念(将起之位)、念(正起之位)与念已(起念已灭...(术语)外道之邪计,有学鹿之举动,食鹿食之物,以为生天之因者,是谓受持鹿戒。即五见中之戒禁取见也。智度论二十...谓无限久远之时间。兆、载,均为极大之数目名称;劫,为古代印度表示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依据翻译名义集卷三载,兆...十小咒...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当今学佛群众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学习深浅不同,以是个人的认识知见也各存不同。此种情况自古皆有之。据经典所依...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示敬,与人见面也合掌示礼。合掌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
过去,有一位国王以正法治化国家,深得人民敬仰,却因没有子嗣而愁忧不已;听闻佛陀来到国内,随即前往拜见、聆听开...问: 请教法师,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宏海法师答: 护持三宝,首先,要从信仰的确立开始,我们要认定佛法僧...
印光大师开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念佛秘诀 都摄六根,为念佛最妙之一法。念时无论声默,常须摄耳谛听。此乃合返...
猛兽、毒蛇、蝗虫之类,均由人心凶恶,故致伤人。若向彼念佛,及教一切人各念佛,彼当自去,岂杀之而能为民除害乎?...
大磬响起,开悟在即。看我们当下能不能息灭妄想分别之心。如果大磬一响,因为正在追顶念佛当中,说不上哪一天哪一次...一天,只夜多尊者与弟子入石室城乞食,进城门时脸色突然忧戚哀伤起来,等到乞食结束,要出城时,又悲伤不已。弟子们...
譬喻师
【佛学大辞典】
上篇:譬喻品 | 下篇:譬喻经 |
(杂语)kaṣāya,译曰赤色。百一羯磨九曰:乾陀色,梵云加沙野,译为赤色。...
即
真清
巨翔
水天妃
十六空
僧伽阿难
所缘诸法差别
乳药
推捡
鹿戒
兆载永劫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学佛弟子应依四依法为标准
合掌的十六种含义

福为善眷属
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推荐】《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漫画版

同念佛号,猛兽害虫彼必远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