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杂语)禅林之语。无上下平等交际者,道德位年与我齐等者。...【印】 大论云:佛法印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行者知三...【定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别境心所之一。定的梵语三摩地,译曰正定,《成唯识论》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又作摩迦罗俱舍。如意宝珠能含藏万法,故以“如意珠”为“含藏”之义,两者并举,即称如意珠藏;或以能含之藏,取所...行事钞·自恣宗要篇:“问:‘自恣竟,得说戒不?’答:‘依明了论,先说戒,后自恣。四分云,自恣即是说戒。’”资...(名数)王舍城中有一菩萨,名信相(最胜王经曰妙幢),一时作是思惟:何因?何缘?释迦如来寿命短速,方八十年耶?...【对法藏】 p1291 俱舍论一卷二页云:其论者何?谓对法藏。何谓对法。颂曰:净慧随行名对法,及能得此诸慧论。论曰...(流派)Sarvāstivāda,梵名萨婆多部。译名说一切有部。是于佛灭后三百年之初,上座部中立一部者。尔后犊子部等诸...乃不空费佛饭之意,为唐代百丈怀海所立丛林风范之一。师以制定规矩、行持绵密闻名;自身至入寂前,仍每日勤于作务,...(术语)世尊出家后六年之苦行也。无量寿经上曰:弃国财位,入山学道。(中略)端坐树下,勤苦六年。普贤菩萨证明功...佛的德号,因佛以大慈大悲来摄受一切众生。...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诵完《涅槃经》后,我写了点东西,谈了一下诵经的心得。原本以为这样枯燥的文字,没有人看的。没有想到,阅读量比其...
【复白佛言:世尊! 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所住处,有此经典及菩萨像,是人更能转读经典供养菩萨,我常...
贪婪是一种饥渴的心态,它的本质是不安,在心理上患了贪婪的人,永远不知道满足是什么。他不停地向外追求和占有,把...大愿心,包括了清楚界定修行目标以及矢志实现这些目标的精神。佛法是一条自我转化的道路,没有确定的目标,就不会有...人世间最赚钱的买卖,莫过于为人子女。一声爸爸妈妈,便轻而易举地换来了两个人对你一生的细心呵护。且不说幼时勤换...问: 请问法师,应如何看待堕胎现象? 大安法师答: 从佛法的基本原则来看,堕胎就是杀生,而且不是杀一般的蜎飞蠕...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几句话,是说用功人一天到晚心行上的事。见得要你们动、静一如,不分昼、...在五台山曾经认识一位日本来的大学生游客,他告诉我他是佛教徒。在朝拜寺院的时候,我发现他面对佛像都不礼拜。在很...
道贵(﹝梁﹞(邸山寺)[《比丘尼传》卷四]
【历代名僧辞典】
道贵。本姓寿。长安人也。幼清夷冲素。善研机理志干勤整。精苦过人誓弘大化。荤鲜不食。济物为怀。弊衣自足。诵胜鬘无量寿经不舍昼夜。父母爱念使其为道。十七出家博览经律究委文理。不羡名闻。唯以习道为业。观境入定。行坐不休。悔过发愿。言辞哀恳听者震肃。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善相推敬。为造顶山寺以聚禅众。请贵为知事。固执不从。请为禅范。然后许之。于是结桂林下栖寄毕世。纵复屯云晦景委雪埋山。端然寂坐曾无间焉。得人信施广兴福业。不以纤毫自润己身。年八十六。天监十五年而卒。葬于钟山之阳也。
上篇:僧述(﹝梁﹞(闲居寺)[《比丘尼传》卷四] | 下篇:法宣(﹝梁﹞(山阴招明寺)[《比丘尼传》卷四] |
指寺院。亦指住于寺院中之僧众。于寺家任职者,称为寺家人。此外,依属僧寺之家户,亦称寺家。[续高僧传卷二十五释...
平交
印
定心所
如意珠藏
自恣即说戒
佛寿四喻
对法藏
根本说一切有部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入山学道
大摄受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宗舜法师:念经的简单仪轨

诵《地藏经》的人,诸天鬼神都护持

化贪婪为恬淡
圣严法师《大愿心》
孝顺父母的28个方式
应如何看待堕胎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