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弥曼差,梵名 Mīmājsā,考察研究之义。印度六派哲学之一。即重视祭祀,主张声常住之声显论师。又作弥曼蹉学派、...【于圣教中无有乖诤】 p0752 瑜伽十三卷十二页云:于圣教中无乖诤者:所谓大师及诸弟子、若义、若句、若文、于...(?~805)唐代净土宗僧。为净土宗第五祖。缙云(浙江)仙都山人,俗姓周。七岁出家,十五岁受戒於越州嘉祥寺,广...【婆诃迦罗】 大论云:赤华树。...(名数)佛就比丘波罗夷特说四喻戒之。五分律一曰:犯淫者,如针鼻缺不可复用,如人命尽不可复活,如石破不可复合,...谓依人师之释文而立之宗旨。如天台宗依天台智顗之三大部、五小部及荆溪湛然、四明知礼之著述而立宗旨,即为释宗。另...梵名 Mūla。为二十八宿之一。即位于密教北斗曼荼罗外院东方、现图胎藏曼荼罗外院西方之星宿。又作牟蓝、暮罗、辰天...菩萨善戒经云修忍五相:忍即安忍,菩萨为化度一切众生,而诸众生,虽以种种诸恶加我,悉无嗔恨,故有五种相也。 ...【纤缴】 p1464 瑜伽九十五卷十页云:又卽此爱、微细现行魔所缚故;说名纤缴。...(术语)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所说一实平等之理,谓之不二。明理体之无异无别也。此不二之义为法界中之一门,故名为门...又作五僧差别。依僧众道业之高低深浅而分为五种。即:(一)无耻僧,谓毁坏禁戒,身披法服之补特伽罗。补特伽罗,指人...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据说,过去有一位高僧在学法的时候曾经向他的师父请教:法与非法的界限是什么?他的师父回答他说:对治烦恼则为法,...
癌字中有三个口,可见饮食和癌症的关系有多密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明确指出,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中有1/3和不良...
佛陀住止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城边有一汪污泥不净的水塘,尽是粪便、屎尿等污秽物充斥,因为国中人民将秽物及鄙弃...
一、移民佛国回老家 佛陀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三界之内六道循环轮转没有了期,这就是轮回六道;人生在里头实在...有位大少奶奶在嫁入豪门前,虽然也曾经考虑到彼此门不当户不对,却因为沉醉在爱河中,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所以还...
死亡是任何人都绕不过去的,从出生之日起,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对死亡,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而无法回避的事情。在生...佛陀住世时,有位发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团里,每位出家人都悠然自在,很是羡慕,便放弃家庭,加入僧团。 他在僧...
我们再看对治退还。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复退还因,故立忍进波罗蜜多。退还因者,谓处生死有情,违犯所生众苦,及于...
僧述(﹝梁﹞(闲居寺)[《比丘尼传》卷四]
【历代名僧辞典】
僧述。本姓怀。彭城人也。父僧珍侨居建康。述幼而志道。八岁蔬食。及年十九。以宋元嘉二十四年从禅林寺净秀尼出家。节行清苦法检不亏。游心经律靡不遍览。后偏功十诵文义优洽。复从隐审二法师。谘受秘观遍三昧门。移住禅林寺为禅学所宗。去来投集更成嚣动。述因有隐居之志。宋临川王母张贵嫔闻之。舍所居宅欲为立寺。时制不许辄造。到元徽二年九月一日。汝南王母吴充华启。敕即就缔构。堂殿房宇五十余间。率其同志二十人以禅寂为乐。名曰闲居。述动静守贞不斆浮饰。宋齐之季世道纷喧。且禅且寂风尘不扰。齐文帝竟陵文宣王大相礼遇。修饰一寺事事光奇。四时供养未曾休息。及大梁开泰天下有道。白黑敬仰四远云萃。而述不蓄私财随得随散。或账济四众。或放生。乞施造金像五躯。并皆壮丽。写经及律一千余卷。缥帙带轴宝饰新严。年八十四。梁天监十四年而卒。葬于钟山之阳也。
上篇:令玉(﹝梁﹞(南晋陵寺)[《比丘尼传》卷四] | 下篇:道贵(﹝梁﹞(邸山寺)[《比丘尼传》卷四] |
一身无失 二口无失 三念无失 四无异想 五无不定心 六无不知已舍 七欲无减 八精进无减 九念无减 十慧无减 ...
弥曼差学派
于圣教中无有乖诤
少康
婆诃迦罗
波罗夷四喻
释宗
尾宿
修忍五相
纤缴
入不二门
五种僧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走出忧郁与痛苦的四个步骤

饮食防癌的三大原则

池中大虫宿世的因缘果报

佛教移民学
圣严法师《人在福中不知福》

生命的长短到底能否控制
坚定心志,安于静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