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又称阿弥陀护摩。为追荐及回向而行供养阿弥陀佛之修法。 p6418...(术语)本门十妙之一。谓于本时常住本寂之涅槃不可思议也。...【于一切法智无疑滞】 p0750 佛地经论二卷三页云:于一切法智无疑滞者:显示世尊断一切疑殊胜功德。谓于诸法已...谓浩浩宇宙之虚空。又称顽空、偏空。此虚空湛然常寂,毕竟无为无物,教中常以之譬喻小乘灰身灭智之涅槃,而异于大乘...【曷树迦】 此云郁勃。...(杂名)宝玉之器也。维摩经弟子品曰:无以秽食置于宝器。...梵语 jambūnadasuvarna。又作阎浮檀金。赡部,为树名;捺陀,为江、河之义。谓流经赡部树大森林之河中所出之金。[...梵名 Veda,巴利名同。又作吠驮、韦陀、围陀、毗陀、薜陀、鞞陀、比陀、皮陀。意译智、明、明智、明解、分。又称围...(地名)即舍卫国。梵Śrāvasti。...成具光明定意经云广六度行: 一、广施 旷大曰广,舍财曰施。谓行施者,既怀广大之心,应当知身非常,四大不净...【识取相】 p1433 集异门论十一卷十三页云:云何识取蕴?答:若识、有漏,随顺诸取;于此诸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大乘佛法的特色菩提心 我们如果通达了佛法,必定会发愿普度众生,希望大家一定要发菩提心。释迦牟尼佛生生世世现各...
在印度,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古鲁即将去世,一弟子向他求教:先生,您的老师是谁? 古鲁微闭双目,沉思片刻,缓缓答道...有一个信徒拜佛拜得非常烦恼,她念佛念观世音菩萨念了一年、两年。诵《无量寿经》诵了十年、二十年一直烦恼,她没有...是的,我是一个素食者。但是在人群中,我和你没什么不同。如果我不告诉你,你不会知道我是一个素食者。在学校,我是...深信因果、多修阴德 时下之人,最大毛病在于不信因果报应,然而不论世间法,出世间法,皆不离因果,今先以此开启话...
沈中旭。字启白,江苏吴县人,年少时个性豪放不拘小节,热心拯救他人的危难。 后来以医术而闻名于世,并且更加喜好...佛教中的四大主要指佛教术语。指地、水、火、风为四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谓地、水、火、风四种物体均能保持各自的...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于清晨前往河边洗浴,后至岸边歇息。此时有一天人放光,照于河岸,对着比丘说:有一个巢穴,夜...
慧果(﹝宋﹞(景福寺)[《比丘尼传》卷二]
【历代名僧辞典】
慧果。本姓潘。淮南人也。常行苦节不衣绵纩。笃好毗尼戒行清白。道俗钦羡风誉远闻。宋青州刺史北地传弘仁。雅相叹贵厚加赈给。以永初三年(昙宗云元嘉七年寺生弘安尼以起寺借券书见示是永初三年)割宅东面为立精舍。名曰景福。果为纲纪。嚫遗之物悉以入僧。众业兴隆大小悦服。到元嘉六年。西域沙门求那跋摩至。果问曰。此土诸尼先受戒者。未有本事。推之爱道。诚有高例。未测厥后。得无异耶。答无异。又问就如律文戒师得罪何无异耶。答曰。有尼众处不二岁学。故言得罪耳。又问。乃可此国先未有尼非阎浮无也。答曰。律制十僧得授具戒。边地五人亦得授之。正为有处不可不如法耳。又问。几许里为边地。答曰。千里之外山海艰隔者是也。九年率弟子慧意慧铠等五人。从僧伽跋摩重受具戒。敬慎奉持如爱顶脑。春秋七十余。元嘉十年而卒。弟子慧铠。并以节行闻于时也。
上篇:道仪(何后寺)[《比丘尼传》卷一] | 下篇:法盛(﹝宋﹞(建福寺)[《比丘尼传》卷二] |
一众生空 二法空 次四谛十六行而辩生法二空者。正明声闻之人。虽云通于三藏教门入道。而三藏教门。既有二空不同。...
弥陀供
本涅槃妙
于一切法智无疑滞
太虚空
曷树迦
宝器
赡部捺陀金
吠陀
室罗筏悉底
广六度行
识取相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认识缘起法而发起菩提心

万物皆可为师
慧律法师《佛教的根本精神不是一句阿弥陀佛,一句观世音菩萨》
一位素食者12年的心路历程
李炳南老居士:契道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