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一肘】 人一尺八寸,佛三尺六寸。言一围者,庄子音云:径尺曰围。言一仞者,说文云:仞谓申臂一寻也。史记并...【阿那含】 为声闻四果中的第三果,梵语意译不还,彼等已断尽欲界九品之惑,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此阶位的圣者中,若...为密教阿阇梨所传曼荼罗中列于遍知院之如来平等说菩萨、胎藏图像中遍知院之如来辩才菩萨。在胎藏图像中,其形像为向...亦名:展转食戒释名 子题:数数食、处处食、重食、展前家食转就后家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展转食戒三十二。十诵云...(佛名)胎藏界释迦院上行南端第七位之尊。密号曰圆寂金刚。四缘觉之一。白黄色,比丘形,右手掌向外,垂指当胸,左...(术语)Śrāmanera,译曰求寂。...【损匮】 p1252 瑜伽十一卷十三页云:损匮者:谓因此生执器仗等恶行差别、于此若作若增长故;生诸恶趣。...(人名)唐京兆云阳陕西省西安府泾阳县人。俗姓车氏。名法界。悟空其字。后魏拓跋氏之胤裔。天宝九年,罽宾大首领萨...指一心之中同时证得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等三智之果。又作三智一心、不思议三智。天台宗谓修习空、假、中三观,...一、法说周,就是把经文的真理直接说出来,是为上根利智的人说; 二、譬喻周,是顺应根性比较钝的众生,用种种...【能归依】 p0893 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十页云:何者能归依?能归依者:有说:是名等。有说:是语业。有说:亦身...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往生比丘 晋朝慧远大师(莲宗初祖),雁门楼烦人,小时候非常好学,对儒家六经都有广博的通达,尤其擅长《庄子》《...
我们看拜忏的方法: 一、请圣明证。二、说己罪名。三、立定誓愿。四、读诵礼拜。五、如教明证。 在律上说忏悔要具足...在寺院中所举行的佛事,要以水陆法会为最盛大,以焰口施食为最经常,其次,斋天和放生也是常常举行的。 水陆法会全...
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当中,前后四次劝我们应当要发愿:众生闻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劝我们三次。...有一种美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需要我们用心来感受,这种美丽就是善良;有一种气质,是至尊的,高贵的,它需要...一 人身难得 六道众生中人身最为难得,为什么人身难得? 人处在六道的中上阶段,再往上还有两阶,往下呢有三阶。 往...
关于这个所知依,我们当然是没有办法想象,阿赖耶识不是我们第六意识能够心思口议的,完全是要依止圣教量来了解的。...莲池警策序 末法时代,去圣日遥,佛法式微,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知邪见,遍满天下。无奈众生业深障重,慧浅福薄...
法盛(﹝宋﹞(建福寺)[《比丘尼传》卷二]
【历代名僧辞典】
法盛。本姓聂。清河人也。遭赵氏乱避地金陵。以元嘉十四年于建福寺出家。才识慧解率由敏悟。自以桑榆之齿流寓皇邑。虽复帝道隆宁。而犹怀旧土。唯有探颐玄宗。乃可以遣忘老耳。遂从道场寺偶法师受菩萨戒。昼则披陈玄素。夕则清言味理。渐染积年神情朗瞻。虽曰暮齿有逾壮年。常愿生安养。谓同业昙敬昙爱曰。吾立身行道志在西方。十六年九月二十七日。塔下礼佛晚因遇疾稍就绵笃。其月晦夕初宵假寐。如来垂虚而下。与二大士论二乘。俄与大众腾芳蹈蔼临省盛疾。光明显烛一寺咸见。佥来问盛此何光色。盛具说之。言竟寻终。年七十二。豫章太守吴郡张辩。素所尊敬。为之传述云。
上篇:慧果(﹝宋﹞(景福寺)[《比丘尼传》卷二] | 下篇:慧玉(﹝宋﹞(江陵牛牧寺)[《比丘尼传》卷二] |
为禅林中老僧休养之寮舍。类似之寮舍,有收容、治疗病人之延寿堂。禅林象器笺殿堂门:“禅林宝训音义云:‘延寿堂,...
一肘
阿那含
如来辩说菩萨
背请戒释名
宝辐辟支佛
室罗末尼罗
损匮
悟空
一心三智
三周说法
能归依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历代净土圣贤传一(白话)

拜忏的方法
佛教有哪些佛事

你的目标是净土还是娑婆
善良的美丽
法闻法师法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