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术语)本门十妙之一。本时之神通妙也。谓如来说法际所示现之神通不可思议也。...【一磔手】 通俗文云:张申曰:磔(陟格切)周尺,人一尺,佛二尺。唐于周一寸上增二分,一尺上增二寸,盖周尺...【所转得】 修唯识行,于究竟位八识转依时,以能转道,转舍二障之因而转得者,此亦有二类:一、所显得:显得者即真...位于陕西鄠县东南,紫阁峰东面之山。其形如圭,山下有草堂寺,寺东又有小圭峰。唐朝华严宗第五祖宗密禅师,曾住草堂...亦名:展转食戒缘起 子题:开食粥缘、食粥偈、粥有十利饶益行者、行者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从罗阅祇人间游行...(杂名)Śrāvaṇa,又作室罗缚拏,室啰嚩那。五月之名。从唐历五月十六日至六月十五日也。俱舍光记十一曰:室罗筏...【愚夫四相】 p1251 瑜伽七十卷十三页云:复次愚夫有四种相。一、不作善作。二、作于恶作。三、二种杂作。四、虽复...(人名)曹洞宗初祖洞山良价禅师之谥号。见曹洞二师录。...又作同体三惑。三惑又作三障,天台宗将烦恼分为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等三种,此三者之惑障粗细虽有不同,然本体实...又叫三斋月,即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从早到晚,每日不过中食之戒。长斋是在那个月份里长续持斋的意思。...【能得慧】 p0893 瑜伽八十三卷四页云:能得慧者:谓总持一切能引义利所有善慧,生长增益。...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1、任务观 念佛诵经只为完成功课而用心。不知如何亲身体证佛自心之法;功课结束后,不知如何念佛;日常生活又不知如...
诸佛如来以慈悲利物为本怀。故示现人间,说无量法门,度无边众生。又为难以凭自力断惑证真的末法众生,特开一仗佛力...有位居士不服气地说,邻居家家庭条件不好,夫妻两也没什么文化,为什么他家考试考了第一名呢?我在家孩子身上也没少...
检讨自己的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我们平常不知不觉中,都在培养一些习惯,没注意到它与我们往生的愿相应不相应,若不相...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们的讽刺与挖苦,以包容对待他人的误解与过失。 以前曾听一些出家人说...将我们的舌头视为仆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是主宰舌头的主人。舌头照命令行事,说些我们想要说的话,而不是它要我们...每天急匆匆地行走在来来往往地人群中,为了生计、为了永不满足的愿望去不停地追求,有时却忽视了身边最爱你的人、最...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我们现在修习一个善法,有一种安乐的境界,我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我把所有的快...
道仪(何后寺)[《比丘尼传》卷一]
【历代名僧辞典】
道仪。本姓贾。雁门娄烦人慧远之姑。出[女*适]同郡解直。直为寻阳令亡。仪年二十二。弃舍俗累披着法衣。聪明敏哲博闻强记。诵法华经讲维摩小品。精义妙理因心独悟。戒行高峻神气清邈。闻中畿经律渐备讲集相续。晋泰元末乃至京师住何后寺。端心律藏妙究精微。身执卑恭在幽不惰。衣裳粗弊自执杖钵。清散无矫道俗高之。年七十八遇疾已笃。执心弥励诵念无殆。弟子请曰。愿加消息冀蒙胜损。答曰。非所宜言。言绝而卒。
上篇:支妙音(简静寺)[《比丘尼传》卷一] | 下篇:慧果(﹝宋﹞(景福寺)[《比丘尼传》卷二] |
禅林用语。指彻底大悟之无位真人。从容录第四十九则(大四八·二五八上):“普化便翻斤斗,龙牙只露半身,毕竟人是...
本神通妙
一磔手
所转得
圭峰
背请戒缘起
室罗筏拏
愚夫四相
悟本
一心三惑
三长斋月
能得慧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修行人四种障道缘

略述净土法门之殊胜
与人攀比是痛苦之源
检讨「习惯」和「愿」是否相应
慈悲是一种真实的能量
培养说话的技巧
不要忽略身边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