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天名)梵者清净之义,梵天总离淫欲,故云梵,今梵汉双举,称曰净梵。梵天王也。...【阇黎哆】 此云祖父。文句云:众生最初生彼道名祖父,后生者亦名祖父。妙乐云:亦是后生者之祖父也。...凡六卷或十二卷。唐代窥基(632~682)撰于咸亨三年至五年(672~674)。又称说无垢称经赞、说无垢称经赞疏。收于大...(术语)撰述论释疏记人之名号也。凡于题号下,置撰号,有自署与他置之制,其意不出二义:一为别于他之撰述,一为使...Shengmeiyushengbumeizhizheng 中国佛教史事。人的形体死亡之后,精神消失还是继续存在,即神灭还是神不灭,本...指七觉支与八正道支。为帮助觉悟、趣向涅槃之正确方法或途径。七觉支即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人名)Dharmila,童子名。俱舍宝疏五曰:达弭,此云有法。罗,此云取。于有法神边乞取。从所乞神为名。故云有法取...一般指感谢报答佛恩、师恩之意。此外,如供养僧侣之谢礼,或巡礼圣地等所行之布施,亦可称为报谢。[正法眼藏袈裟功...(故事)释迦如来初欲出家,而发四愿:一愿济众生困厄,二愿除众生惑障,三愿断众生邪见,四愿度众生苦轮。见普曜经...唐末僧。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幼年聪颖,因仰慕悟达国师知玄而随侍之,知玄常嘱付僧彻畅衍其着,遂撰述注解如来藏经...【陀罗尼门】 p0828 显扬三卷五页云:陀罗尼门者:谓诸菩萨,无量陀罗尼门。广说如经。若欲略说陀罗尼相者;谓...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每天喝足量的水不仅能让身体各项功能正常运行,还能起到清洁皮肤和减轻体重等效果。虽说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可很...问: 我已老了,身体常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虽然早晚功课和念佛都不间断,但仍旧一样。前天,看了《高僧传》,里面有...
文殊菩萨为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又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在华严法会上的二大肋侍,助佛弘化。 文殊师利,或称...
关于第十八愿末学有新感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早在遗忘年代的那个时候,早在我们不晓得轮回在哪个地方的驴胎马腹...
什么是恶语?无论所说的是何种话,无论是好听的还是难听的,只要让对方生起烦恼,让对方反感了,就是恶语。所以说话...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宽容的人,不会轻易伤害别人。而一个处处怨天尤人之人,不仅会伤害他人,其实被伤的最深...
在《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中,有一个「医子喻」,又称「良医救子喻」的公案:从前有一位聪明又有智慧的良医,通...
我们生命中一直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常说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那么这个业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
了然(台州白莲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了然号志涌。出家郡之白莲寺。讲演天台教观二十余年。精励后学白业潜修。日惟一餐常坐达旦。一夕梦。二龙云中交戏空际忽然化为神人。从空而降谒师。且于衣袖出一书示曰。师七日后当行西归。了然既寤知是往生之应。乃挝鼓集众。登座说法遗嘱后事。已而书偈曰。因念佛力得生乐国。凡汝诸人可不自逸。即索浴更衣。命众同声诵弥陀经。至西方世界倏然而化。一众皆闻天乐之音盈空。祥光烛于天表。
上篇:若讷(临安上天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下篇:了宣(明州宝林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亦名:不可学迷通四行 子题:四果事迷 行宗记释云:“今解中,初文。古师约事,所以不通;今立心迷,则该四行。 四...
净梵王
阇黎哆
说无垢称经疏
撰号
神灭与神不灭之争
觉道支
达弭罗
报谢
出家四愿
僧彻
陀罗尼门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8妙招让你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
老年人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该怎么办

文殊菩萨与净土法门的因缘

我们往生的电影,十劫前就拍好了

身口意不清净,结果一定是烦恼痛苦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