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历代名僧辞典 > 正文
(经名)又名昙钵偈Dharmapāda,二卷,法救尊者造,吴维祇难等译。即法句譬喻经中三十九品之法句,凡有七百五十二...(术语)清净之佛国也。维摩经佛国品曰: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观无量寿经曰:必生净国。净土论注曰:净...【闪多】 此云鬼。立世论云:鬼道名闪多,为阎摩罗王名闪多故。其生与王同类,故名闪多。...即向大众说法而能通达无碍。亦即致力于化导众生之化他门、向下门。与“宗通”共为一切声闻、缘觉、菩萨之二种通相。...Shamenbujingwangzhizheng 中国佛教史事。佛教初传入汉地之际,沙门原不跪帝王,只是双手合十表示敬意,与中国...(一)指正觉之道。又作觉路。即觉证成佛之大道。与“菩提道”同义。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一九下):“始在佛树力...(术语)梵语。又作达利瑟致。华言见。见有五种:一身见,二边见,三见取,四戒取,五邪见。具此五种,名曰见惑。见...为第八地以上之法身菩萨所得之三昧。与“报定”同义。即由第八地之果报自然所生者,故称报生三昧。入此三昧后,其心...(名数)一身出家心不出家,身参法侣,心犹顾恋。二身在家心出家,虽受用妻子,而不生耽染。三身心俱出家,于诸欲境...(476~563)北周僧。六学僧传卷二十九作僧成。咸阳(陕西)灵武人,俗姓程。二十六岁出家,师事道原法师,复从勒那...【卑慢】 p0827 法蕴足论八卷九页云:云何卑慢?谓于多胜,谓已少劣;由此起慢,乃至心自取,总名卑慢。 二...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一、前言 一般介绍药师法门时,或多或少都会提到修持药师法门有添福增财的功德,因此也有人称药师佛为佛教中的财神...
现代男女众出家,散乱心较多,我们道心要坚固,不是拿佛教去和社会比赛,办种种活动,僧俗男女夹杂不分,坏念头一大...
佛教认为,三界没有究竟永恒的快乐,苦才是人生的主旋律。佛陀在经中告诉我们,人生有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苦...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道:你是大器,至今终能成就,从今以后,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而四者皆备。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
问:如何是修道? 师云: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 云:作何见解,即得达道?...
记得弘老来时,是在旧历的四月十一那天,北方天气尤其是青岛,热得较晚,一般人,还都穿夹衣服。临来那天,我领僧俗...
若讷(临安上天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历代名僧辞典】
释若讷奉旨住上天竺。常领徒千人。大弘三观十乘五重六即之道。其词辩若泻悬河。实为当世四依也。南宋淳熙三年高宗幸上竺寺欲礼大士。讷迎。高宗问曰。朕于大士合拜不合拜。讷对曰。不拜则各自称尊。拜则递相恭敬高宗欣然致拜。又问岁修金光明忏其意为何。讷曰。昔佛为梵释四王说金光明三昧。嘱其护国护人。后世祖师立为忏法。令僧每于岁旦奉行其法为国祈福。此盛世之典也。上说授讷右街僧录。赐钱即修其道。次年四月八日召讷。领僧五十入内观堂修护国金光明三昧。赐斋罢讷登座说法。上问曰。佛法固妙。安得如许经卷。讷曰。有本者如是。高宗大悦进讷左街僧录。号曰慧光法师。自是岁岁此日入内修举佛事。赐绢帛五十疋。七年八月召讷入内赐斋说法称旨恩宠隆渥加异。
上篇:祖觉(眉州中岩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下篇:了然(台州白莲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
亦名:叹身索供戒开缘、向女叹身索供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犯中,若为女人说法,及说毗尼时言次相及,而...
法句经
净国
闪多
说通
沙门不敬王之争
觉道
达梨舍那
报生三昧
四类出家
僧实
卑慢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财神之王药师佛

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人生到底是苦是乐

处理杂务也是修行
印祖文钞--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

本既无迷,悟亦不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