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僧。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幼年聪颖,因仰慕悟达国师知玄而随侍之,知玄常嘱付僧彻畅衍其着,遂撰述注解如来藏经疏之法鉴四卷、注解大无量寿经疏之法灯二卷,及注解胜鬘经疏之法苑十卷。初居法干内寺,与师共受百官奉仰,后任左右街应制,每于帝诞辰讲谈于麟德殿,受赐紫袈裟。两街四寺之方等忏法、戒坛度僧、大藏经缮写、真檀像雕造等亦皆经由师之检校。又尝与道者折冲异论,赐号“净光大师”,继又掌两街之僧事。入寂后,凤翔、嘉州皆写其真像,秦蜀间多有传其法者。[佛祖统纪卷四十二、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四、宋高僧传卷六、大宋僧史略卷中、卷下] p574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人名)Pāṇini,造梵语文典之古仙名。西域记二曰:人寿百岁之时有波你尼仙,生知博物,愍时浇薄,欲削浮伪,删定...乃指不言语之修行法。又作哑法。为外道之修行方法。佛门弟子若修此法,则同于外道,为小乘律法所禁止。四分律羯磨疏...政府封赐食禄,并加以管理之寺院。我国宋代所设之禅院五山十刹即属官寺。五山指兴圣万寿禅寺、景福灵隐寺、净慈寺、...唐代僧。其生卒年、籍贯、姓氏均不详。精于唯识学。与玄奘同时代,或谓师尝入于玄奘之门下。天性好学,造诣亦深。住...(一)谓完成自利、利他之菩萨行而证佛果。因二利圆满成就,故谓满足。 (二)为天亲净土论解义分十章之一。据此章所说...即不行具支灌顶之一切作法,而仅传授印契真言之灌顶。系特别针对机性较优之弟子而行者。或相当于印法灌顶,或以心灌...Chongningzang 即福州东禅院本大藏经。福州东禅等觉禅院住持冲真发起劝募雕造。始刻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至...【同分彼同分】 p0613 杂集论五卷七页云:云何同分彼同分?几是同分彼同分?为何义故,观同分彼同分耶?谓不离...又作供物。指供养佛菩萨或佛、法、僧三宝之物。即香花、饮食等诸物之总称。亦有特称盛装供物之器具为供具或供器者。...(名数)大乘义章十九曰:如来之三业,纯净离过,不须防护,名为三不护。诸罗汉之三业虽净而常须防护,方能离过,如...(喻)佛法好像日光,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再照平地。高山喻佛成道后,最初说华严经,教化顿大的菩萨;幽谷喻佛...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弘一大师以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大师虽然平...
你忽然遇上很大的刺激,心中很烦很气,你看看这个气多少秒、多少分钟可以过,还是几天、几月,甚至几十年都忘不掉。...
此则与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个地方有人...秋季我们应该注意养生,尤其是注重身体健康好保养的人群,正在努力向季节的改变做出调适。下面跟随小编一起去解读下...
前面从大乘通途佛法的角度阐述了信心的内涵及其功能作用,具体到净土法门,信心的法义又有哪些呢?蕅益大师的六信、...
弘扬佛法,提升我们民族的素质,提升我们中国人的道德水平,就在佛教里面。没有佛法的熏陶,我们的道德是上不去的。...
不要彰扬别人的短处,应该要为他极力的隐瞒;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更要韬光养晦,涵养自己的德性。 【分析】 听到看...
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标便是求得衣食温饱,如果能吃饱穿暖后,最好还能吃得好,穿出地位。而对出家僧人...
僧彻
【佛光大辞典】
上篇:僧实 | 下篇:僧纲 |
(传说)和水乳置之于一器,则鹅鸟但饮乳汁而留水。祖庭事苑五曰:正法念经云: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鹅王饮之,但饮其...
波你尼
哑法
官寺
玄范
利行满足
密印灌顶
崇宁藏
同分彼同分
供具
三不护
三照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弘一大师也崇信念佛

你的贪嗔痴多久能平复

为什么只靠佛号,就能把弥陀功德转到我的功德
秋季养生该注意什么

信佛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信自力

提升道德水平,离不开因果

【推荐】不彰别人的短处,不炫自己的长处
